「我要打10個!」勒邦占士(左)做到了,44分,全場最高,幾乎隻手就打低10個,助作客的騎士贏得首戰。可惜,勇士這10個人,不是各自為戰,而是一支團結的精兵。
卡爾今仗用上的10位球員,個個都有得分、有籃板、有助攻,以徹底的團隊籃球,來贏得勇士近40年來最重要的勝利。
勇士今仗贏的,是始終如一的節奏。面對占士大量背籃單打,轉身掟上去就入的勾手,勇士以輪轉的防守逐步消耗占士的體力,堅持不包夾,結果是騎士打不出節奏,除K艾榮及莫茲哥夫,其他球員都得分大減,也避免了騎士的外線發威。當K艾榮加時傷出,占士仍要充當控衞,在高強度防守下由自己後場打到入對方禁區,要不是甲骨文場館冷氣充足,早已抽筋了,還怪他加時只能攻入兩分?
經驗不足的勇士,開局手緊,打完第一節落後10分,卡爾反而夠膽把K湯遜和居里收起,讓後備兵上陣衝一段,利雲斯頓、伊古達拉和史比基斯恰如其分,之後居里等重新上陣,就讓主隊重拾節奏。不要少看這幾分鐘,騎士的占士、T湯臣和K艾榮都打了44分鐘或以上,而勇士只有居里上陣43分鐘,這就是加時騎士慘負2:10的原因。
總決賽就如一局棋,教練都要不斷變招才有望勝出。布拉特今仗多用莫茲哥夫配T湯臣,就是想用內線力量來摧毀勇士,但勇士有對灰熊的經驗,早有準備,而且不斷讓占士單打,內線球員反要讓出禁區,變相令高佬無用武之地,反而成了防守上的弱點,被高速的勇士牽住鼻子走;布帥用占士鍾斯,實在迫不得已。或者更頭痛的,是K艾榮受傷,縱下仗能復出,也斷不能打出今仗攻守兼備,最後關頭還能封走居里上籃的功力。看看今仗未有上陣的球員,還能用的也只餘米克米拿,但這位35歲的昔日新人王,肯定跟不上勇士的球速。
回想上圈對火箭,勇士首仗也試過被夏登要風得風,K湯遜一直無計可施,去到關鍵第二戰,才與居里在最後關頭夾死「大鬍子」,從而取得勝利;過程中,卡爾一直信任K湯遜,對年輕球員來說,這是無價的支持,也是信心大增的契機。占士在頭48分鐘盛氣凌人,勇士只是按自己步伐,沒有動搖,沒有內亂,落後時沒質疑自己,才捱過漫長黑夜,見到贏波後的晨曦。
騎士輸了好不容易到手的開局優勢,輸了比賽,也輸了K艾榮;今次輸的不止是第一戰,而是整個冠軍賽。
仙道彬
熱愛睇波,更愛落場打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