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南韓自上月確診首宗新沙士病例後,當局一直未有果斷在患者醫院實施隔離措施,及遲遲不公佈,情況與本港2003年爆發沙士時相似。當年港府的決策延誤令大批市民感染病毒,再帶回社區傳播。
韓網民自製新沙士地圖
2003年初廣東爆發沙士,2月下旬,內地退休教授劉劍倫在廣州醫院染病後來港,入住酒店後將病毒傳予26歲姓陳青年。青年發病後入住威爾斯親王醫院8A病房,醫生用噴霧器向青年施以支氣管擴張藥時,病毒隨藥物四散,加上病房設計及通風系統欠佳,令大批醫護人員及病人受感染。惟當局發現情況有異時未有執行隔離措施,有同房病人受感染後回淘大花園過夜,結果病毒在浴室的U形聚水位倒流屋內,再在天井位透過煙囱效應廣泛傳染大廈其他住戶,致社區大爆發。
現時南韓情況與當年香港越來越相似,除病房環境欠佳,上月20日於京畿道平澤聖母醫院確診首宗新沙士後,當局無即時採取隔離措施,令醫護人員及前往探病的家屬陸續受感染;當局在逾半個月後、即昨日才公佈醫院名稱及致歉。
此外,兩地的民間自救方式也大同小異。當年香港四名年輕網民有見港府拒透露疫情,故將朋友間互傳的疫廈名單電郵製成網頁,短短10多日間累計有200多萬人瀏覽。南韓近日有網民自發繪製「新沙士地圖」(mersmap.com),透過新聞及網友提供的資料,將懷疑接收及出現過新沙士患者的醫院及地方列出,再在社交網站公佈,予市民參考,引起傳媒廣泛報道。
■記者梁御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