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局】
有關注中緬關係的學者認為,北京邀請昂山素姬到訪,是着眼於中國在緬甸既有的政治和經濟利益,以便萬一昂山素姬真的當選緬甸新領導人後,能繼續與緬方保持友好關係,絕非為迎合昂山素姬的政治觀點,更不意味着北京會接受她過往對中方的微言。
「一路一帶」重要關節點
香港城市大學政治學講座教授鄭宇碩認為,緬甸軍政府過去幾年進行政治改革,走向西方式的民主化,並減少在經濟政治上對中國依賴;而美國、日本和歐盟對此都有積極回應,加上昂山素姬有機會成為緬甸新領導人,中國不得不考慮這個可能性,進行彈性外交。
另有學者指,中國在緬甸有巨大投資,尤其是投資上千億人民幣建成、由印度洋岸跨緬甸通雲南的中緬輸油管,更是中方重大利益所在;中方在緬水電、公路、電訊等領域亦有投資;投資額達36億美元(約280億港元)的緬甸Myitsone水電站計劃雖因緬政局變化擱置,但中方仍期待大局穩定後能繼續開展。
更重要是,習近平倡導的中國走向世界的「一路一帶」戰略,緬甸是一帶中的重要關節點,要推行此戰略北京就不得不早作準備,一旦緬甸「變天」昂山素姬上台,不打交道不行。
目前緬北政府軍與反政府武裝內戰,殃及中國邊民,北京下令在中緬邊境軍演,向緬軍政府「示威」,也是出於此目的。
《蘋果》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