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增長文化 - 左丁山

反增長文化 - 左丁山

一位外資大行大班請吃午飯,用意是聆聽幾位知名學者對目前中國、香港的經濟發展,有何意見,談話內容,不便細表,但洋大班的一句評語,卻很有意思。他說近十餘年香港的GDP增長率很普通,今年又會是低單位數字增長(按:一般預測是2.5%左右),當然大家瞭解到香港在亞洲區是富裕地區,GDP基礎數字已有規模,不可能有年復一年的7%至8%的增長,但與其他地區比較,中國增長6%至7%,菲律賓增長5%至6%,新加坡增長3%以上的話,小數怕長計,十數年後的複利增長差距便會很巨大,香港很容易從今天的領先地位,下滑至中游地位,到時菲傭也不用來港搵食了。
洋大班之言,不含理論,只是他慣常周遊列國,到處觀察市場動態所得的結果。香港只有七百萬人多一點,本土市場很細,說不上新產品發展,商人必須倚賴外地市場,目前歐美傳統市場甚為疲弱,增長似有若無,反而東盟市場擁有龐大人口,印尼與菲律賓加起來便有三億多人,加上馬來西亞與泰國,便有近五億人口,這四國併合為龐大的內需市場,香港商人從珠三角抽調資金往印菲泰馬(暫不計較落後的越南)四國,應是順天行事,自然的市場行為,即是說,這四國的未來增長每年比香港多兩至三個百分點的話,二十年後香港人到東南亞旅行,便會完全失去了今天2015的自豪感。
香港為甚麼十年來增長較為緩慢於人,一個常見的說法是香港政治爭拗太多,懶於經濟發展,譬如議會拉布便會阻延基建速度,增加成本,令香港競爭力降低;另一個文化層次的說法是香港40歲以下的人士已滿意目前生活水平,不想成為金錢奴隸,不再追求增長,只願維持安穩寧靜,排斥外來遊客(特別是大陸客),抗拒新界開發,希望恢復務農,對他們來說,發展絕對不是硬道理,花錢保育,增添社會福利才是正確方向。左丁山對拉布之說,不以為然,拉布阻礙議會撥款,只是技術性的,終有剪布一日,對經濟發展不可能產生大障礙。但「文化層次反發展」,顯然更令人擔心,近年反新界東北,反清拆皇后碼頭,保育中環街市,反對興建三跑,反對興建高鐵,反對蓮塘撥款等等,皆由文化層次影響至政治層次,逼使泛民議員跟風搞拉布。這種文化心態究竟是否已在年青人腦袋生根,左丁山不清楚,如所有大學生都這麼想,香港走上威尼斯的道路,無可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