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降的國情 - 曾志豪

殺降的國情 - 曾志豪

以為到深圳「對話」,誰知原來是「訓話」;以為邀請立法會議員「作客」,誰知原來是「恐嚇」。以為是袋住先,誰知是「袋住一世先」。以為大家都是香港人,原來是「兩種人」,朋友和敵人。如何劃分?跪低膜拜是朋友,站起來的便是敵人。
對敵人堅決鬥爭,講得比白色恐怖更白:堅拒入閘,不准出閘,即使當選,死不委任。這是大棒。京官再派蘿蔔:並非所有泛民都是敵人,也有朋友泛民可以溝通。
降卒以為實死無生,誰知城樓上放話,肯除衫下跪可免一死還獎你一條香腸。
這條誘降計謀,以前李鴻章對付太平天國時也曾試過。
當年太平軍佔領了蘇州,李鴻章和洋人的軍隊「常勝軍」圍困蘇州,久攻不下。洋人戈登用計,分化城內勢力,並派了一個太平軍的降將入城做說客勸降,終於兵不血刃拿下蘇州。誰知李鴻章卻沒有依約善待降卒,反而大開殺戒,蘇州一帶口音的市民被「放歸」,而南京以上口音者則「不分良莠盡殺」。
李鴻章翻口的原因是「該酋等久在賊中為大頭目,狼子野心,恐其難制」,用廣東話翻譯:驚呢班友養唔熟!
李鴻章還說「思受降與受敵,必審其強弱輕重,能否駕馭在我」。
當中八字真言「恐其難制,駕馭在我」便是國情。所以阿爺不會實行真正的「港人治港」,恐其難制也!
今天京官玩分化誘降,有人以為是轉身投降的最好時機,但記住「殺降國情」,投降了不一定就能活命。
今天京官願意向你招降,是因為有人不肯投降;如果人人都投降,降將便再沒有利用價值,那些不停為中央作說客的「降將」,自己執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