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美《愛國者法案》失效說起(傳媒研究員 陸昕慈) - 陸昕慈

由美《愛國者法案》失效說起
(傳媒研究員 陸昕慈) - 陸昕慈

因為美國參議院未能在上周日通過延長《美國愛國者法案》(USA Patriot Act)的決議,該法案在6月1日正式失效,取而代之的或是即將表決的《美國自由法案》(USA Freedom Act)。這意味着美國國家安全局、聯邦調查局和警察機關再不能以恐怖主義或國家安全之名監聽個人的隱私。由於《自由法案》將大規模縮小竊聽範圍,美國國安局在周日下午已經開始陸續關閉監聽系統。
《愛國者法案》是前總統喬治布殊在九一一後簽署的法律,奧巴馬予以延長至今。該法案不僅延伸了恐怖主義的內容(包括國內恐怖主義),亦擴大了美國警察和情報部門的權力範圍──根據法案內容,執法部門有權對任何與恐怖活動相關的信息進行調查,有權監聽和搜集公民個人的電話、電郵通訊、醫療、財務等記錄,並且有權拘留、驅逐被懷疑與恐怖主義有關的外籍人士。因此,《愛國者法案》一直被國安局(NSA)、中情局(CIA)及聯邦調查局(FBI)等部門用以大規模監聽美國公民的電話通訊;但隨着戰爭延宕,針對國安局監聽行為的批評越來越多,2013年斯諾登踢爆NSA稜鏡計劃時,反對延長《愛國者法案》的聲浪達到高潮。

有分歧實屬正常

今次《愛國者法案》失效,關鍵在於共和黨議員Rand Paul的拉布──採取程序手段來拖延最終表決。作為共和黨內的自由派,Rand Paul擁抱公民權利,希望完全停止監聽,但鷹派的共和黨高層卻希望延長和不修改《愛國者法案》。因此,Rand Paul的拉布戰不但惹怒了國安局、中情局、聯邦調查局和白宮,還惹惱了共和黨高層。BBC指,「Rand Paul擁抱公民權利,為共和黨吸引了不少新黨員加入,但也讓一些老黨員被邊緣化」。因此,情報官員警告說《愛國者法案》失效是恐怖分子的勝利,共和黨資深參議員John McCain批評Rand Paul是為了競爭總統大選而危害國家安全。
這說辭,聽慣了建制派和政府高官批評泛民議員拉布是不顧社會整體利益行為、泛民激進派與溫和派之間互相批評的港人,是否覺得很熟悉呢?激進泛民在民生議題上的一些拉布行為,如社民連和人民力量希望通過拉布逼迫政府通過全民退保、立法會訂立標準工時等福利主義傾向的法案,確實招徠建制派、政府的批評和其他泛民的不支持;但在政制問題上,儘管泛民各派在爭普選的行為方式上有分歧──激進泛民主張不合作到底,溫和泛民持開放商討態度,盼中央讓步──但堅守民主、自由、基本人權的態度是一致的。中央的強硬態度,一方面逼迫溫和泛民在爭取普選時深處輿論夾縫,越來越採取激進行為(雖然未到包圍立法會這地步),另一方面亦讓激進泛民獲得更多年輕人群的支持──一如Rand Paul一夫當關反對《愛國者法案》對共和黨的影響一樣──這種政治極化,似乎是威權衝擊自由社會的必然結果。政黨的利益和政治理念,從來是一體的。既然選擇了為香港人的民主、自由理念代言,雖泛民仍然會繼續不和乃至相互攻擊,在國家安全法、選舉制度等議題上,泛民毫無疑問會一致行動守住底線。
立法會六月中表決政改方案在即,泛民是否會聯合使用否決權──尤其是溫和泛民會否如2010年一樣中途轉軚──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5月31日,立法會議員在深圳與中央官員會面4小時討論政改。泛民飯盒會召集人梁家傑在會後表示,因為中央一意孤行不改變8.31決定,等同不讓港人有真普選,泛民議員別無選擇會堅持否決政改方案。儘管在各方造勢之下,希望立法會通過政改方案的民意稍微多於反對民意,但依據公民黨黨魁梁家傑、民主黨主席劉慧卿近日的公開表態來看,香港的政改之路將原地踏步似乎真的是毫無懸念了。

陸昕慈
傳媒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