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香港確診今年首宗本地登革熱個案,患者為55歲男子,居於沙田大圍富嘉花園,上月26日出現發燒、腹瀉等病徵,31日入住仁安醫院,昨日確診為登革熱。衞生防護中心指患者已退燒及出院,但病人曾多次在大圍被蚊叮,加上潛服期兩周沒有離港,故將個案列為本地感染。
衞生防護中心社會醫學顧問醫生(傳染病)張竹君醫生昨稱,今年首宗確診患者為55歲男子,在大角嘴長旺道長興大廈從事室內裝修工作。他上月26日出現發燒、疲倦、腹瀉,身體也有皮疹,先後到私家醫生、政府門診及中醫求診。至上月31日再到仁安醫院求診並入院,抽血化驗後,昨日確診登革熱,同住的妻子則沒有病徵。
該區蚊患指數較高
張竹君指患者經診治後已退燒及出院,她指首宗確診登革熱證明已有帶病毒蚊子在社區,加上蚊子「一叮叮好多人」,形容本地登革熱正蔓延,不排除未來有更多本地個案出現。中心又指,市民普遍低估登革熱嚴重性,「以為發吓燒就會痊癒」,強調登革熱只是首次感染才會狀況輕微,若第二次感染不同血清型,嚴重會致死,提醒市民要做足防蚊措施。
食環署防治蟲鼠主任主管袁銘志則稱,雨季剛開始,上月全港多區誘蚊產卵器指數都普遍較低,甚至部份錄得零。但大圍蚊患指數較高,達8.9%。署方將盡快在全港18區召開地區滅蚊小組會議,並加強滅蚊。
沙田區區議員李錦明表示,近日連場大雨,不少草叢及水渠都有積水,令蚊蟲滋生。不少居民更反映在區內的公園被蚊叮,他已通知相關政府部門加緊滅蚊。
中心數據顯示,今年至今有34宗登革熱傳入個案,大部份是到鄰近地區外遊後感染。本港鄰近地區如台灣、廣東等地登革熱疫情有加劇迹象,台灣衞生當局數字顯示,當地最少錄得190宗登革熱個案,導致兩人死亡。
■記者譚靜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