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隆之謎】
內地投資研究平台「格隆匯」近日爆紅,本報日前揭露格隆匯主事人陳守紅為本港證監會持牌人士,曾任職多間基金公司,手法引起爭議。自上周起,本報記者以私募基金身份向格隆匯接洽,在過程中,其高層自爆目前正與多家私募洽談合作,疑似部署搵大茶飯。
記者:黃尹華 林靜
記者上周首先致電格隆匯諮詢合作事宜。職員林小姐表示,網站是投資者研究港股平台,會員包括分析師、私募、專業投資者。不過,她坦言,「最近在談合作的機構非常多」。
配合宣傳 資金門檻沒要求
林小姐表示,對於合作範圍和方式,希望主要是配合宣傳,對資金門檻則沒有要求,要求記者提交合作方案供考慮。格隆匯又聲稱接受外界投稿,她稱網站選稿準則為:「耐讀、邏輯清晰、有投資價值」,一旦獲接納登上網站,會事先通知。為了解整個推股模式,本報記者提交一份合作方案書和推股建議,並在翌日獲格隆匯監事毛崇才回覆。他指記者稿件「總字數不超過1,000字」,暫未能刊登。
記者稍後成功以電話聯絡毛崇才,他表示,如果稿件能增加到2,000字左右,將會考慮刊登。內地閱讀口味一般喜歡長篇大論,縱觀與毛崇才溝通過程,似乎文章長度是最重要考慮因素。如有心人按此撰文發稿,已經可以成為另類搵食大茶飯途徑。
對於與私募合作,毛崇才表示,「最近是有一些私募在談合作,但還沒有成熟的模式。」毛崇才提議,記者聲稱的私募基金,可作為供稿單位,在網站分享研究結果,一起推股。但毛崇才提醒,如私募基金是在香港註冊,在網站發表文章,不管是以匿名方式還是署名,都可能面臨法律風險,需要自行考慮。毛崇才稱,公司已經留意到可能面臨的監管問題,目前亦在徵詢法律意見。
本報記者上周五直接到格隆匯在深圳地址,希望採訪毛崇才。但職員表示他不在公司,並拒絕記者的採訪要求。
業界:內地基金監管寬鬆
傲揚投資集團投資總監尹滿華表示,私募基金借與熱門網絡平台推介股份的行動雖然值得質疑,但內地基金監管一向較為寬鬆,而相關網站仍未見到一個實質營運模式,基金借助一個公開媒體宣傳未必牽涉監管或披露責任,正如不少基金亦有借助微信發文推股,情況算普遍。但他強調,個人基金操作「我行我素」,雖然認同個別中小型股若越多人參與,則走勢會較佳,但仍沒有任何與網絡合作的相關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