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大埔運頭街劍橋護老院,被揭將長者「剝光豬」在露天位置等沖涼後,半間院舍被社署釘牌。昨日有家屬到安老院帶家人轉院,並斥社署未能提供具體協助,要靠自己四出撲宿位。立法會議員張超雄前日更發現大埔區護老院,疑坐地起價,最新報價大幅高於在社署網頁公佈價格。社署則強調,護老院價錢未必能在網頁及時更新,不存在坐地起價。
運頭街劍橋護老院2樓及3樓的牌照前日已屆滿,57名受影響長者需搬到其他院舍入住。昨日陸續有家屬接走長者遷院,母親原居於劍橋3樓的林小姐說,社署在事件中「幫唔到忙」,近日在區內護老院四出撲宿位,並決定今天遷出。
有家屬續光顧劍橋
何先生家人居住在劍橋1樓,目前未被釘牌。他稱,因關注該院發生不當對待老人事件,近日都有到院舍探望家人,事件後也曾到區內其他護老院找宿位,但發現情況不理想,如個別院舍有臭味。他說,劍橋近日清潔及服務都有改善,形容「已經算係咁」,除非劍橋全院被釘牌,否則未有打算遷出。
工黨立法會議員張超雄近日發現,大埔區護老院在劍橋事件後,疑坐地起價。其中被指臨時抬價最嚴重的仁興街「日悠居」,報價一度高達1.3萬元。記者昨到該院視察,院舍環境較為陰暗,職員提供的報價資料亦已降至6,000至8,000元,價錢已包括更換尿片、餵食及洗澡等基本護理服務。惟最新報價仍與社署網頁公佈的5,500至9,500元有差距。
辯稱更新資料需時
與日悠居位處同一棟大廈的恆景安老院,職員昨日報價為7,500至8,000元,另需收冷氣費等雜費,金額與社署網頁指最高7,025元有出入。職員指,近日有不少家屬詢問宿位,包括劍橋護老院的長者家屬,但強調該院未有坐地起價,暫時院舍已爆滿。
社署昨下午派員到劍橋護老院,跟進「釘半牌」的善後工作。社署助理署長李婉華指,會繼續接觸受影響長者家屬,重申區內20間安老院舍已經承諾,會盡量協助受影響長者,不存在坐地起價。至於個別院舍報價與社署網頁不符,社署解釋,網上羅列超過500間院舍收費,更新資料需要時間,所以只可作參考。
社署表示,社工昨到大埔劍橋探訪受事件影響住客,跟進其需要及提供情緒支援服務。牌照處亦先後派員到上址巡查,確保涉事院舍維持一定服務水平。至今有19位長者已搬離該院舍,社署暫時亦未收到劍橋的上訴申請。另社署會於經常性巡查中,了解個別院舍基本住院費用,並將資料上載網頁。有關資料是於不同時間收集的最低及最高基本住院費,當中不包括長者特別照顧需要的收費。
■記者鄭啟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