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眾諮詢 - 左丁山

公眾諮詢 - 左丁山

環境局在報紙刊登廣告,請市民參加公眾論壇,討論兩電,即電網開放,利潤管制,減少排放,環保再生能源諸如此類嘅問題。呢類公開諮詢會相等於美國政治人物之townhall meeting,普羅市民參與,同區內之眾議員討論區內問題,政客叫做落區聽民意。香港呢十幾年來時興公眾諮詢,辦類似公眾論壇成為指定動作,環境局如果唔做番三五七次,就會俾環保團體批評假諮詢,黑箱作業嘅嘞。
但呢類諮詢會唔會真係有用呢?未必㗎,左丁山主持過一啲公眾諮詢論壇及聚焦小組(focus group)討論,發覺聽過兩次,就知道內容次次一樣,參加者講來講去都走不出事先公關顧問預期嘅問題範圍,香港九龍新界都一樣,不過就因此發現,一啲社工/壓力團體最熱心出席,港九新界都見到佢地嘅代表出席或陪同該區市民出席,代表埋市民發言,因為啲阿婆阿嬸對住個咪就無法子講得清楚。佢地係熱心呀,但如果話諮詢論壇聽到嘅意見就係大部份市民嘅意見,作為政府施政參考嘅話,就比較牙煙嘞。
參加電力發展論壇,唔駛到場都可以想像得到係環團,環保界聲音最大,必然講及開放電網,增加再生能源發電,減電費降低利潤回報率等等。講到再生能源,在香港唯一可行嘅應該係太陽能(嘩,唔好想到去漢能薄膜呢隻股票呀),不少人成日講太陽能,實則自己起番間獨立屋,就可以試吓用太陽能,代替安裝電燈公司電力,但講到香港,不但地方用晒嚟起樓,專家話要用18個維多利亞公園鋪滿太陽能板,先至可以供應全港1 %電力,香港何來有18個維園咁奢侈?兩星期前睇BBC新聞報導有一輯關於日本某縣就係試用太陽能,從BBC畫面可見,嗰個太陽能計劃可能真係用太陽能板鋪滿18個維多利亞公園,但BBC記者話該縣連續兩三個星期天陰無太陽噃,於是無電可用,要倚賴番傳統發電,咁就令到電費貴好多嘞(因為同時要維持兩套發電設施,以防打風落雨冇陽光)。香港過往兩個星期咪見大雨多於見太陽囉,環保人士講再生能源當然係好,但不能過於理想化,自己在新界起間村屋用太陽能就算嘞,唔好誇大其效用。黃錦星局長唔會傻到在全港推動太陽能發電呀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