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哥華中文電台主持張無忌在節目談到「頭銜」問題,據說某些唐人公司為了請人,想出印咭片的招數,人工及各項福利、待遇不變,但印在咭片上的頭銜不同了。比如「外交經理」,聽起來甚堂皇,你能猜到是甚麼職業嗎?
不不不,不是公關經理,而是外賣員。外出交貨給人的人,一個人外出,一個人送貨,一個人獨立面對突發事件,故此乃經理,「外交經理」。
各地唐人對虛銜的重視相若,前不久,在香港,一群豬肉及牛肉業界人士在立法會議員陪同下與勞工及福利局長張建宗及僱員再培訓局會面,要求當局舉辦「肉類分割技術員」培訓課程,教導參加者認識肉類部位及切割肉類的方法。據說這一行業青黃不接,工時長,形象不討好,很難吸引新人入行。業界普遍相信用「肉類分割技術員」代替「豬肉佬」更易令新人加入行業。
香港人習慣了用職業稱呼從業者,豬肉榮、賣魚勝差不多成為習慣名詞。外賣員和豬肉佬當然可以印一堆咭片,逢人便派,可是派了咭片之後又如何解釋自己的職業呢?「嗨,你好,我是外交經理,初次見面,多多關照。」「啊!原來是外交經理!失敬失敬。這是我的咭片。」「咦!你是肉類分割技術員,原來是技術員!」「客氣客氣。外交經理是公關經理吧?」「呃,這個……肉類分割技術員具體又是甚麼工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