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裔港青年學唱《自由花》

印度裔港青年學唱《自由花》

【本報訊】尼泊爾發生大地震後,Jeffrey Andrews跟一班少數族裔在尖沙嘴天星碼頭集會,悼念死難者,籌募救援物資。當天人數之多,他意料不及,「好多香港人支持」。這名在香港土生土長的印度裔青年表示,無論地震天災,還是戰爭人禍,援手都無分國界;誠如26年前的一場武力鎮壓,誰敢保證今天不會重演,「如果印度發生同樣事情,我相信香港人都會企出嚟」。
1989年Jeffrey只得4歲,對六四印象模糊,但記得往後幾年,父母經常督促他要努力讀書,將來到海外留學,因為香港快要回歸中國,「好多印度人都擔心,唔知第時會變成點,會唔會被趕走」。成長路上尋求身份認同,他也開始接觸六四,在Youtube網站尋找六四片段,王維林隻身阻擋坦克的畫面,學生中槍倒卧擔架床送院搶救的情景,經常在腦海浮現,自始每逢想起中國,他就會聯想起這些畫面。

「鄰居火燭遲早燒埋身」

2007年他第一次在維園點起燭光,看見很多人流淚,他說這是人之常情,況且香港人很內斂,或許一年就只有這一天毋須掩飾哭於人前,彼此心照不宣。台上帶領唱歌、喊口號,他也不反感,「有人會覺得形式化,好似7.1遊行完,第二日照常返工。香港就係咁,生活係要繼續,但到咗呢一日(六四)仍願意企出嚟,話畀世界聽,我哋冇忘記」。
Jeffrey一直視自己是香港人,但他不認為六四只是中國的事情,「正如你鄰居火燭,遲早都會燒到埋身;今日你唔理中國問題,當發現受牽連時,已經太遲」。他說當年學生追求的自由民主是普世價值,當權者的鐵腕鎮壓是蔑視人權不為世所容,這不關乎在中國、美國還是在印度發生的事情,「因為作為一個人,你應該要關心」。
首次參與六四集會,Jeffrey的膚色引來旁人好奇,覺得六四與他何干,直至他開口用廣東話唱《海闊天空》,「佢哋就會覺得OK喎,香港人嚟喎,同聲同氣」。他說這些年來,有首歌曲觸動了很多香港人,他一直念念不忘,今年會努力學唱,那是《自由花》,「但有一個夢,不會死,記着吧。無論雨怎麼打,自由仍是會開花」。
■記者王家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