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飛機 削班次 擬改名技術上破產 馬航裁6,000人

賣飛機 削班次 擬改名
技術上破產 馬航裁6,000人

馬來西亞航空公司經歷去年兩宗嚴重空難後,昨日宣佈「技術上破產」,將進行重組,計劃包括裁員6,000人、出售飛機,以及削減部份航線班次,預計三年後達致收支平衡,更不排除會為馬航改名,改善形象。

上月才上任的馬航德國籍行政總裁米勒(Christoph Mueller),昨日首次見記者宣佈重組計劃說:「我們已技術上破產,而公司表現其實早於2014年災難事故前已開始滑落。重組計劃今日開始,重拳出擊。」

馬航去年兩度失事,重創聲譽和業績,昨日宣佈裁員6,000人。 

馬航昨日率先展開「瘦身」行動,向全公司2萬名員工發出解約信,再向其中1.4萬人提供新合約,實際裁減6,000人。米勒解釋,由於公司現時成本較對手高20%,必須裁員,而那些獲提供新合約的員工,有12日時間考慮是否接受。空中服務員工會領袖批評:「今天是馬航員工最黑暗一天。」不滿員工成了公司管理層多年管理不善的犧牲品。

昨晚香港國際機場馬航櫃位,仍有不少旅客登記上機。 易仰民攝

去年兩大空難陷倒閉危機

米勒表示,下一步會尋求出售旗下部份飛機。馬航現擁有98架飛機,包括六架「空中巨無霸」空中巴士A380客機,以及13架波音777客機,初步計劃會出售其中兩架A380。此外,還計劃「在部份航線改用較小型客機、削減部份航班班次,甚至取消部份航線」。
米勒強調,「我們仍然是會提供全面服務、聯繫各大洲的國際性航空公司」,不會變成地區航空公司;旗下經營國內航線的分公司不會受重組影響。

馬航禍不單行,MH17客機去年7月在烏克蘭上空被擊落。

馬航將於9月1日正式展開「再創造」工程,但至今未有公佈任何新品牌形象或制服。不過,米勒不排除馬航最終會改名,予人全新開始的感覺。
馬航去年先後發生兩宗嚴重空難:載着239人的MH370客機,3月8日由吉隆坡飛北京途中失蹤至今;四個月後,MH17在烏克蘭上空疑遭地對空導彈擊落,機上298人罹難。公司之後陷入倒閉危機,幸獲政府主權基金注資,才有一線生機。
米勒表明,目標是今年為公司「止血」、明年穩定業務,2017年業務再次增長,到2018年恢復盈利。
法新社/路透社

MH370空難家屬苦苦等待消息,但客機至今未尋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