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光州起義公墓看歷史的守護 (資深傳媒人 盧峯) - 盧峯

從光州起義公墓看歷史的守護 
(資深傳媒人 盧峯) - 盧峯

走訪南韓光州5.18國家公墓時感到氣氛特別沉鬱,特別傷痛。一行行寫着韓文的墓碑當然看不懂,看得懂的只有生卒的年份,還有附在墓碑旁的照片。第一排墓地大部份都是八○年五月二十七日、二十四日、二十二日被殺的,照片中的他們面目已有些模糊,不少穿着校服,有的還一臉稚氣,但他們的生命時鐘在全斗煥政權血腥鎮壓的槍聲下停擺了,只餘下冰冷的墓穴墓碑和家人朋友的思念。找不到照片的死難者旁邊只有南韓國花木槿(Rose of Sharon)的照片,看起來只覺更淒涼。
公墓旁邊有一個規模不算大的博物館,展示着一些當年動盪鎮壓的遺蹟遺物,有死難者的手錶,給坦克輾過的南韓國旗,包裹死難者屍體的白色膠布等,還有一段20多分鐘的片段簡介518光州起義的歷程。
這些材料加上公墓的一列列墓碑本已是血腥鎮壓的鐵證,本已是人民力量的見證,提醒南韓人以至國際社會光州人民爭取民主的高潔。然而,如山的鐵證並不能阻止「有心人」特別是跟前軍政府關係密切的保守派人士竄改歷史的圖謀,不能阻止保守派政團淡化、矮化光州起義意義的卑鄙手段。
把5.18定為全國紀念日,為光州起義死難者建造國家紀念公墓及博物館是九十年代南韓民主化後一一落實的,但保守派政團、政治人物對此其實不以為然,08年上台的保守派總統李明博在位五年就從未踏足過這個國家公墓或出席悼念儀式,還不住搞起小動作來,例如09年他的政府就突然反對在官式紀念活動中播放向來被視為運動象徵的歌曲《March For the Beloved》,以至光州死難者家屬集體杯葛官方紀念儀式,只出席家屬自己辦的悼念活動。同屬右派的現任總統朴槿惠也跟李明博一樣,對518事件及公墓視而不見,今年光州起義35周年也沒有甚麼表示。

北韓介入論抹黑運動

不過真正的反動派還在軍方。據負責「518 Archives」project的人權組織代表說,最近幾年有多位退役軍官及國防大學教官不斷在互聯網上發表不實的文章及訊息,指有證據顯示光州起義並非純粹的人民起義,而是有北韓特務及軍隊混雜在內,有的甚至說多達六百個北韓特工及軍人滲進起義軍中,令軍隊難以處理才造成最後的慘劇。
誣指光州起義是北韓特工策劃及煽動並非甚麼新事物,當年血腥鎮壓的全斗煥軍政府就不斷重複這個論調以抹黑光州市民及進行大屠殺。可三十年來不管是當年的全斗煥政府還是現在的政府或軍方都提不出任何具體證據顯示北韓介入。有人再祭起這樣的說法只是想混淆視聽,抹黑光州起義。
不過,年輕一代特別是九十後一代沒有經歷過民主前的白色恐怖,對北韓又充滿戒心,當中不少人很容易被網上不實或以假亂真的謬論蒙蔽,影響他們的判斷,令光州起義的回憶變得模糊化及淡化。「518 Archives」及受難家屬團體近兩年就努力在網上澄清誤傳及虛假訊息,反駁北韓介入論,以免起義歷史蒙污。
光州起義如此鐵證如山也還是有人想翻案,想竄改修訂相關的歷史,反遺忘的鬥爭委實是艱難的持久戰。光州市民正努力守護歷史,我們同樣要守住八九民運的歷史事實及真相,不能讓當權者竄改。

盧峯
資深傳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