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FA高層集體因在過往數個大賽主辦權中,涉及收受賄款被捕,事件引起軒然大波,而近年奧運會(譬如鹽湖城冬奧)也出現類似事情。卡塔爾世界盃前媒體成員Phaedra Almajid更表示,2011年在安哥拉與非洲有資格投票的執委指「遊戲」是非常簡單,會議中直接說出來的150萬美元一票;《星期日時報》記者Jonathan Calvert及Heidi Blake更揭發2010年世界盃申辦過程可用「美色」賄賂到選票。這些指控可能永遠沒法證實,但我們嘗試以投資規模看看整件事。
首先看看2014年巴西世界盃,根據FIFA公佈,2014年巴西世界盃是歷來最賺錢的,在11-14年這個世界盃周期相關利潤是27億美元,惟巴西興建球場及基建等估計成本是40億美元,大部份來自政府公共開支,而以巴西財政情況,即是由市民的稅收買單。另還遺留了大量球場問題,首都巴西利亞的加連查球場建築費達10億美元,但世界盃後基本已經空置;還有在阿瑪遜森林內的瑪瑙斯球場及馬拉簡拿都有入不敷支的問題。大型球場維修保養需要大量資金,長遠成本考慮分分鐘拆毀更划算!而近年所見,世界盃賺大錢的都是FIFA。
具爭議的2022年卡塔爾世界盃,根據德勤會計師行在2013年統計,卡塔爾會用約2,000億美元來發展基建及球場,大家沒聽錯,是2,000億美元!卡塔爾只有200萬人口,人均用10萬美元。如美國每人用10萬美元,總數是 3.2兆美元!而2018年的俄羅斯世界盃,有官員表示約182億美元,但可能會上漲到200億美元,而申辦期間傳出高路斯高夫贈送畢加索名畫,而比利時代表迪賀治更多了一幅有傳是俄羅斯國家收藏的風景畫像!白禮達(圖)上周五蟬聯主席,惟由 2002年世界盃開始爭議聲從未停過,加上近期事件,白禮達是否應繼續擔綱,便由大家定斷好了。
何輝
廣東省體育台體育評述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