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部鉅著 - 蔣芸

三部鉅著 - 蔣芸

王鼎鈞將差不多同時出版的三本大書說成是文學的三稜鏡,他說他寫的「文學江湖」是欲休還說;而齊邦媛教授的那本「巨流河」是欲說還休;「一九四九大江大海」的龍應台是語不驚人死不休……。「文學江湖」故意讓人聽見,「巨流河」是無意中讓人聽見了,「大江大海」是面對群眾的演說。
有意思吧,這樣的分析也虧鼎老想得出,還有點文字遊戲的味道,在我心目中「巨流河」是無比沉重之後的一種解脫,「文學江湖」是滾滾浪花淘不盡的泡沫,是倖存者回望自己走過的江湖。齊邦媛和王鼎鈞都是身歷其境從年輕到年老,背負着沉重的國恨家仇走過戰亂烽火,是以亂離人心中那永遠的痛,以生命血淚寫成的史詩,深沉的情感以文學來釋放,扣人心弦也正因為如此。
讀者何其幸運,兩枝巨筆為我們描繪的年代是一個翻天覆地的年代,那一代優秀的愛國青年大半已不在人世或垂垂老矣。鼎老選擇一塊更適宜創作的土地,將中國人的苦難,將歷史恩怨話說從頭,他自稱殘魂剩魄;來到殘山剩水……所以才在生命的暮年寫他經歷的江湖,他說近代史三大戰役中,他躬逢其盛的有兩次,是有資格敍述這段歷史的。
齊邦媛從有母親河潦河之稱的巨流河寫到台灣恆春的啞口海,這神來之筆的比喻正如她及家族中人的一生,到如今已是欲說還休了,她教書講學,為人妻為人母,忙碌的生涯中,以無比的毅力和使命感終於完成了這本引起轟動的鉅著,也算心願已了,驀然回首,父母親友相繼離開人世,巨流河是回不去了,但可歌可泣的一部史詩就此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