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研大腸癌肝癌新療法「玻璃彈」注血管治癌

澳研大腸癌肝癌新療法
「玻璃彈」注血管治癌

大腸癌目前在香港常見癌症中排第2,肝癌則排第4,近年新增患病人數節節上升。幸而澳洲科學家研發出嶄新療法,在垂危患者血管注入玻璃珠,直接在病人體內進行放射治療,同時配合化療,結果成功醫治大腸癌和肝癌,為癌病病人帶來曙光。

大腸癌佔本港2012年所有癌症新症16.4%,假如未能及時發現和醫治,癌細胞或擴散至肝臟,引發轉移性肝癌。當大腸癌轉移到肝臟時,患者病情一般會嚴重得無法進行手術,而且餘下壽命平均不出半年,但新療法卻成功遏止肝癌生長。

體內進行放射治療

美國臨床腫瘤科協會上周五在芝加哥舉行年會,披露這個進行了6年、屬全球迄今最大型放射癌症治療研究的結果。有別於在病人體外進行的放射治療,新療法向垂危大腸癌患者的肝腫瘤血管,植入相當於頭髮直徑1/3粗的玻璃珠,珠內載有放射物質釔90,直接在體內進行放射治療,殺死肝臟內的癌細胞。
新療法一次治療歷時數小時,完成後玻璃球仍會繼續釋放輻射數周,費用約1.4萬英鎊(16.6萬港元)。由於新療法直接攻擊肝腫瘤,所以可減少損害健康組織,同時減少其他副作用。
這項療法是由澳洲研究員吉布斯(Peter Gibbs)提出的,他對530名患有大腸癌和肝癌患者進行新治療法外,還配合化療,結果成功阻止他們的肝腫瘤惡化達20個月時間,足足比單靠藥物長7.4個月。
吉布斯續稱,有2.5%病人的肝腫瘤在接受治療後更完全消失,其中英國75歲老翁布魯克斯因大腸癌擴散到肝臟,壽命只剩幾個月,2010年率先試用新療法,兩天後肝腫瘤被「玻璃珠子彈」消滅,活到今天癌病也沒復發。
另一名早在2002年已接受測試的病人,至今也沒有復發,吉布斯形容研究結果令人「十分鼓舞」。
英國《星期日電訊報》

布魯克斯(右)癌細胞由大腸擴散至肝臟,2010年接受「玻璃珠子彈」治療而病情有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