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吉政府才應自我反思 (自由撰稿人 莫鍶軒) - 莫鍶軒

納吉政府才應自我反思 
(自由撰稿人 莫鍶軒) - 莫鍶軒

數天前,馬來西亞政府拒絕學民思潮召集人黃之鋒入境,出席當地社運團體所舉辦的分享會,事件引來兩地市民譁然,質疑馬來西亞納吉政府做法並不恰當。兩年前的馬來西亞大選情況受到香港人史無前例的關注,不少香港人均質疑其選舉的公平性,由此建立到對馬來西亞納吉政府的不信任。是次事件,無疑令香港人對馬來政府的觀感更差,雖未至人質事件後港菲關係般惡劣,但仍有相當影響。
馬來西亞政府官員指黃之鋒是「不受歡迎的人物」,影響當地的穩定,同時指他作出的言論很有可能影響中馬關係,因此作出有關決定。此說相當古怪,且不符過往做法。若社運人士到馬來西亞,並出席講座分享在港社運經驗,當然對當地社運有所啟發和影響,但此並不等同煽動或組織當地的社會運動。

港府未盡責協助市民

過去曾經有不少參與過各類社會運動的社運人士,到當地與不同朋友見面,交流公民社會和社會運動經驗,亦未曾受到馬來西亞政府的封殺。這些活動均能順利舉行,兩地各類交流不受任何干擾或阻礙。更何況黃之鋒是次拜訪的是馬來西亞的民間團體,在不涉及官方人物之下,又何來會影響兩個國家之外交關係?若是馬來西亞政府自己決定不讓黃之鋒入境,這做法並不符合慣例。因此,此事應由更大的「無形之手」在背後推動,而馬來西亞政府亦可以順水推舟答應,達到「維穩」之效。
當香港公民在入境方面出現困難之時,入境處理應提供相當協助。然而,黃之鋒被馬來西亞當局拒絕入境時,入境處卻連一聲問候都沒有,由得香港居民之入境權利受損,做法實不可以接受。港府可能未能直接向馬來西亞政府查詢,就應該要求中國政府替港府查詢,但政府發言人只是以其他國家有權利拒絕任何人士入境為由而不作協助,沒有盡應有的責任維護「國民」(此國民是指自動擁有中國國籍的大部份香港居民)之應有權益,令國家顏面何存?這不是因政治理由而拒絕協助,又是甚麼原因導致?
最可恥的,就莫過於一班對北京、西環唯命是從的親建制派,他們在回應有關事件時,均一致地認同馬來西亞政府有權拒絕任何港人入境,甚至要求黃之鋒自己反思過往的所作所為。
香港居民在外有難,親建制派第一時間想到的不是照顧港人利益,而是進行政治攻擊,落井下石。一班第一時間不是以照顧港人利益為優先的政客,又怎能相信他們是真心服務香港?
黃之鋒無法入境的事很可能只是冰山一角,今次港府的沉寂,親建制派的氣燄,只會進一步助長其他地方的政府對香港社運人士的打壓行徑,透過拒絕入境的做法阻嚇港人參與社會運動。若香港人今次也相對沉默,只會令香港的民主運動更為困難。要自我反思的人,一定不會是黃之鋒,而是懼怕人民的馬來西亞納吉政府和官員,以及充當政治打手的港府與親建制派。

莫鍶軒
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