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離開電視台前曾於社交平台上發表千字長文,解釋離職原因;當中有一句是「挑戰,才是人生」。
這話後來被多番引用:接受傳媒朋友訪問、出席分享活動時,經常被問及這話的意思;這天(上周六)擔任講座嘉賓,亦以此為題。其實毋須長篇大論,一些運動員的事兒已是最佳詮釋。
米高佐敦的故事,相信籃球迷們早已倒背如流:高峯期引退轉打棒球、重返籃球場再贏得三冠、又一次復出率領巫師;拳擊運動員多專注於一個級別,誰會像帕奎奧般反覆增磅贏足七個不同重量冠軍?還有碧咸為求上陣,棄習慣多年之右翼位轉打防中、費斯的奧運八金壯舉等,成功背後,無不源自勇於挑戰。
留在「舒適區域」(comfort zone)非常容易,拜恩即使於首次受傷後立刻退役,都有五冠在手;早有評論指費達拿為史上最佳,為甚麼還要繼續逐鹿網壇?答案非常簡淺;跳出舒適區域,無人保證會成功,但這樣的人生才不算白活。
因此,那天我的面書被港產足球員歐陽耀冲(圖)於葡甲出場的消息「洗版」時,才覺份外激動:他自費赴歐試腳,好不容易「有班落」,又遇簽證問題;付出了不知多少努力、經過幾多重波折,才會有那一幀身穿89號球衣跑入球場的照片出現。還未有機會與歐冲詳談,但可以想像,過程中會有多少人叫他放棄那一整年的等待。有指他在葡萄牙只領最低工資,時薪可能比快餐店還低——也先不談錢,退一萬步說,在香港至少「有得踢」,不用給自己留那一年的空白。但他都一一撐過來,為的,是挑戰自己那個到歐洲踢球的夢想。
說到挑戰,早前我獲天梭表邀請,將於六月七日在西九海濱長廊參加其主辦的首屆「衝破極限挑戰賽Limitless Challenge 2015」;雖說本身有跑步習慣,但這種賽道沿途設障礙關卡的比賽則從未玩過,希望順利完成,也期待到時見到大家!
伍家謙
多媒體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