署長首度開腔:做唔到檢控

署長首度開腔:做唔到檢控

【本報訊】劍橋護老院虐老曝光後5日,負責監管老人院的社會福利署署長葉文娟昨首度開腔,承認多次警告劍橋違例,但因院方跟隨指示作出改善而不能檢控;她保證職員突擊巡查前絕不會先「通水」。社工及福利人員協會促社署主動尋求廉政公署協助,研究如何令巡查工作更有公信力。
葉文娟昨在商台節目表示,劍橋對待院友的行為完全不可接受,有切膚之痛,會密切監察護老院其他樓層的服務水平。對於為何在過去未有檢控該院舍,她解釋說:「收咗我哋好多警告信,但佢都作出改善。佢跟咗我哋指示作出改善,變咗做唔到檢控。」

強調巡查前不通水

葉表示,經過今次事件,會從新檢視巡查制度,「有乜地方可以做得更加嚴謹或者更加好」。對於有指署方人員巡查前事先通知院舍,葉認為是嚴重指控,呼籲有確實資料人士盡快聯絡社署嚴肅跟進,「過往幾日都不斷重申,我哋巡查絕對係突擊,亦都絕對唔會事前通知院舍」。
社工及福利人員協會主席、立法會工聯會議員鄧家彪昨在記者會上指出,社署2012年回應申訴專員調查報告時,承諾每年至少一次在非辦公時間巡查院舍,但2014年的審計報告卻揭發社署未有履行承諾,在非辦公時間未有巡查132間院舍,漏網之魚佔院舍總數四分一。
鄧指劍橋個案只是冰山一角,因在露天地方才被發現,同樣情況也在不少院舍發生,「喺室內除晒衫,唔係少見」。他認為既然社署巡查制度被指事先通水,建議社署尋求廉署協助,指示如何避免出現有關問題。
該會指現時七成私院院友領綜援,以每人每月平均資助7,262元推算,政府每年間接資助私院22億元,但卻欠監管。政府計劃推出資助長者直接住院的院舍券,面值為每月1.1萬元,變相鼓勵長者入住,促煞停院舍券計劃。
■記者倪清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