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導航:六月中港股市四大隱憂

投資導航:六月中港股市四大隱憂

中港股市上周突然爆出小股災,似為6月份的調整埋下伏線。事實上,6月份來自中港及歐美的不明朗風險甚多,四大因素包括基金半年結、A股大型IPO抽水潮、美國聯儲局議息會議、希臘債務困局等,無不令後市去向更加模糊,投資者宜作出心理準備,應付這個風雨飄搖的「六絕月」。

匯金首減持 A股勢降溫

踏入6月份,港股受外內不明朗因素影響,沽壓甚重。

【遏市訊號】
中央的智囊社科院去年曾預測,今年滬綜指可達到5000點,A股不足五個月幾乎達標,成交更突破二萬億元人民幣,中央出招降溫之說不脛而走。
事實上,代表中央持股的匯金公司,在2008年跌市後曾五度增持內銀,發揮國家救火隊功能,但在上周二卻首度減持,被視為降溫強烈訊號,不排除當局6月陸續有措施出台。
另一方面,中證監早前表示正與MSCI指數公司積極溝通,再加上富時指數公司上周三宣佈將A股納入其全球指數體系,令市場對A股能在6月9日被納入MSCI的期望極高。
但實際上,A股能否順利納入仍是未知之數。之前外媒報道,全球主要投資機構及基金,均反對A股納入MSCI全球指數,理由為人民幣至今未能自由兌換,以及A股市場透明度低。如果一旦期望落空,A股勢將掀起走資潮。
除了上述不明朗因素之外,A股本周又將迎來有史以來最龐大新股抽水潮。其中巨無霸中國核電為2010年以來規模最大的IPO,連同其他22隻新股,總計凍結資金規模可達到8萬億元人民幣,導致市場面臨沉重的沽壓。

A股本周將迎來有史以來最龐大新股抽水潮。

基金半年結 獲利潮湧現

【鎖定利潤】
港股上周雖曾大跌,惟截至上周四止,累計上半年恒指仍有一成進賬,H指更升近15%,綜合彭博資訊粗略估計,逾150隻專注香港股票的基金中,今年跑贏指數者多達八至九成,回報超過20%者亦超過一半,意味基金在6月半年結前沽貨鎖定回報的誘因大於以粉飾櫥窗推高回報。
按彭博資訊歸納出的153隻專注香港市場的股票基金中,最新的今年回報超過一成者有138隻,佔90%;回報逾三成者亦有近一成或15隻,超過四成回報者亦有5隻或3%,反映今年不乏豐收基金。事實上,過往6月出現粉飾櫥窗效應時,多發生在表現欠佳月份之後,如2012年6月報升4.4%前,當年5月就勁瀉12%,基金可謂在半年結前力挽部份失地;相反,2002年6月大瀉6%,惟當年3月及4月已有4%及5%進賬,獲利誘因不小。
另外,有估計指香港政制改革表決或在6月中旬或下旬進行,以目前政治氣候,屆時社會有機會引發更大爭拗或政治事件,觀乎去年8月發生「佔中」後滬港通開車時間表即延後的經驗,不排除中央會以此作藉口而影響「送禮」大計。更有陰謀論指,指數支撐在高位全因為政改「造勢」,不排除表決過後大市會有轉勢危機。

本港不少基金或在半年結時沽貨鎖定回報。

美數據改善 息魔或早到

【隨時出手】
市場認為聯儲局6月加息機會微,但當地數據近期轉好,加上儲局主席耶倫重申今年加息,何時出手取決於數據,令美息去向近期又成市場焦點。基於儲局表明今後逐次會議討論是否加息,投資者需慎防儲局隨時出手,引發市場波動。
儲局4月會議紀錄顯示,大部份理事認為6月加息並不成熟,加上美國首季經濟錄負增長。CME Group顯示利率期貨,市場已排除6月加息可能,9月加息機會率亦僅為27%。
不過,耶倫早前表示,若當地經濟如預期般復蘇,今年適合開始加息;而副主席費希爾則指儲局加息可能影響全球經濟,兩人的言論都似乎要市場為加息做好心理準備。
有聯儲局「傳聲筒」之稱的《華爾街日報》記者Jon Hilsenrath分析耶倫及費希爾的言論,指二人雖不急於加息,但認為今年會有所行動。
然而,值得留意的是,美國首季經濟錄得0.7%負增長,主要受累惡劣天氣及港口工潮等暫時性因素,加上4月核心通脹錄逾兩年最大升幅,若第二季經濟明顯改善,耶倫在6月議息後記招可能發表較明確的加息訊號,故不能抹煞儲局在9月前、即在7月會議加息的可能,殺個市場措手不及。

儲局已表明今後逐次會議討論是否加息。

希臘瀕爆煲 恐掀黑天鵝

【計時炸彈】
希臘債務問題沒完沒了,距離6月底的死線已越來越近,違約風險日增。雖然希臘指與債權人的債務談判雙方部份立場已趨於一致,但仍存在分歧,相信在整個6月份,希臘問題都會是歐元區的一個計時炸彈,引發突如其來的黑天鵝事件。
希臘下月要償還合共近16億歐元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首筆貸款本周五就到期。希臘官員早前警告,如果未能達成協議,將無能力償還有關貸款,只有違約一途。
不過,希臘經濟部長史塔沙基斯日前指,希臘與國際債權人在改革換取援助資金的談判中,於幾個關鍵點上觀點趨於一致,但仍然有分歧要彌補,協商仍然繼續。不過,歐盟委員會隨後回應指,不會很快達成協議,仍要做很多工作;德國財長朔伊布勒亦指希臘債務協商無太大進展,對一些希臘官員樂觀的心態感意外。
至於債權人之一的IMF,其首席經濟學家布蘭查德早前受訪時已表示,歐元區可以承受希臘離開的衝擊,現時這憂慮已變得不太重要,又指IMF不會支持沒有意義的改革建議。
IMF的強硬態度,明顯反映國際債權人已不容許希臘一再拖延實行改革的步伐。

希臘債務違約風險日增。

【專家之言】

市況較波動

訊匯證券行政總裁沈振盈:「6月份相信會波動,最大風險來自於美國聯儲局有機會加息,同時亦需留意6月初內地新股潮,兩者中,以美國加息的風險因素較高,亦較難預計,但估計港股大跌1500至2000點的機會不大。」

沈振盈

港股難大跌

京華山一研究部主管彭偉新:「中港基金互認,以及私募基金投資港股相信要下半年才會反映,相信基金即使獲利回吐,亦不會完全不持有中資股,故即使美國加息,或者A股估值過高等風險仍存在,預計港股大跌機會不大。」

彭偉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