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護老院屢爆虐老醜聞,特首梁振英將問題歸咎於土地供應不足,指若政府提供更多土地供非牟利團體辦老人院舍,便可提升服務質素。其實政府早於12年前推出地價優惠計劃,只要發展商提供安老院舍,有關院舍的部份可獲豁免地價。但審計署去年10月踢爆,計劃實施12年來,只收到三份申請,當中僅一份獲批。截至去年6月,計劃下沒有院舍投入服務。
漠視認證制度
梁振英前日並指,即使有認證制度,若解決不到土地問題,長者仍不會得到好的院舍服務,圖淡化政府一直漠視認證制度、疏於監管的缺失。其實民間早於11年前建議設認證系統,除社署發牌的最低要求外,鼓勵院舍自願接受評核員視察,若環境、服務質素及資料保存等達到較高水平,才獲額外認證,惟政府一直不願採納。
立法會議員張超雄指出,這種認證方式在美國、加拿大等國家已頗成熟,他認為政府依賴私營市場解決安老院舍需求,不想增加經營成本「嚇走」經營者,才愛理不理。
香港安老服務協會同意院舍認證制度,該會的外務副主席魏仕成表示,行內較推崇老年學會及香港品質保證局的認證,兩個認證均為安老服務業界前線營運度身訂做,會評估院舍的藥物及食物處理程序、院友私隱、院內空氣流通程度等是否達標,與只需遞交文件就能取得的認證不同。
■記者袁樂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