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百食肆新菜單 推廣環保海鮮

逾百食肆新菜單 推廣環保海鮮

【本報訊】香港是亞洲人均海鮮消耗第二高的地區,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WWF)自2007年起,已將逾70種本地常見海鮮分為三類,分別為「建議」、「想清楚」及「避免」,希望市民選擇食用不被過度捕撈的環保海鮮,近日更推出海鮮選擇指引手機應用程式(app),下載後可隨時查閱海鮮品種分類。WWF於下月27日至7月5日舉辦環保海鮮周,與逾百間食肆齊齊推廣環保海鮮。

手機app查海鮮分類

海鮮選擇指引手機app將常見海鮮分為三類,綠色是建議,代表海鮮來自管理完善的漁業,捕撈及養殖方法對環境影響較小,有龍躉、東星斑、龍蝦、蜆及帶子等;黃色是想清楚,海鮮來自的漁業存在不利持續發展風險,建議市民偶然才進食,包括三文魚、鯇魚、泥鯭;紅色是避免,此類海鮮經過度捕撈及養殖,為免損害海洋環境應避免食用,如藍鰭吞拿魚、紅衫魚及黃花魚等。
為鼓勵市民食環保海鮮,WWF於下月27日至7月5日舉行環保海鮮周,有逾百間食肆會設計環保海鮮菜單,參加食肆包括美心MX、翠華餐廳、Jamie's Italian、峰景餐廳、香港JW萬豪酒店及香港君悅酒店等。
■記者伍雅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