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院友須另覓宿位 家屬苦惱

50院友須另覓宿位 家屬苦惱

【本報訊】大埔劍橋護老院一旦結業,50多名院友要另覓宿位,有家屬指院方未有主動透露被釘牌後的安排,苦惱未能於短時間內找到新宿位,也擔心年邁父母難適應新環境。社署指區內共有200多個空置宿位,但沒有透露宿位分佈於哪些院舍。
謝先生昨到院舍探望95歲母親。他說母親住院四年,月費由最初七千元加價至逾一萬元,早計劃搬走;近日更從傳媒報道驚聞劍橋虐老,直言離譜及難以接受,會加快安排母親搬走。謝母不能說話,亦缺乏自理能力,他擔心母親亦是脫光衣服等沖涼的苦主,「佢講唔到,就算有我都唔知」。
盧女士的90歲母親住院三年,因家人每日探望,不擔心母親被虐。她相信社署會安排搬遷,但擔心母親難適應新環境。她與妹妹早前曾物色另一院舍,但母親哭訴不想走,怕住陌生地方。家住馬鞍山的曾女士,則因沙田區一位難求,惟有送85歲母親到大埔的院舍,無奈稱「之後可能要搵到去粉嶺先有」。

前院友:冇眼睇

除劍橋外,區內另有23間私營安老院舍,本報昨向其中數間查詢,康樂園(大埔)護理安老院及養和護老中心分別有8及18個可即時入住的空置宿位,其餘院舍亦有零星名額,每月收費五千元至一萬元不等。
此外,年屆八旬的前院友王先生住劍橋五年,因覺得環境及服務不好,上月「頂唔順」搬到附近院舍。他仍可自理,不用靠職員幫忙梳洗,逃過露天裸體一劫,但眼見其他院友「男男女女剝晒衫等沖涼」,直言「冇眼睇」。他不敢投訴,惟有每次「夠鐘」便坐輪椅外出,情願流連街頭。他亦透露院舍職員經常派錯藥,只有社署巡查時才特別小心,認為社署早應「釘佢牌」,「𠵱家算遲」。
■記者袁樂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