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老院虐待長者 梁歸咎土地不足被批評「賴地硬」

護老院虐待長者 梁歸咎土地不足
被批評「賴地硬」

【本報訊】特首梁振英昨於立法會答問會上,將護老院於露天平台脫光長者衣服輪候洗澡的虐老問題,歸咎於土地不足;該言論激起不同界別不滿,批評他「賴地硬」,反駁指政府監管不力,令私營安老院舍服務水平參差;政府近年「盲搶地」將可建安老院舍的土地改為住宅用途,則令極有需要的資助宿位更加短缺。
記者:陳凱迎

何柏佳攝

工黨立法會議員張超雄昨於答問會上,質疑梁振英為何沒提及護老院集體虐待長者一事,並問他有何方法根本地改革制度,改變整個私營巿場為牟利而放棄長者福祉的問題。
梁花了大篇幅陳述他任行政會議召集人時,不時探訪老人院,又指「大埔老人院發生呢件事,香港每一個人包括政府官員都感到十分心痛」,但指歸根究柢「係土地嘅問題」,如政府可提供多些土地供非牟利團體辦老人院舍服務,收費不包括租金、地價、樓價,相信長者與其家屬可負擔到更好服務。
梁又推說,政府過往改變土地規劃用途時,總碰到阻力,反問張超雄可否提出辦法。張反諷說:「一切歸於土地,一切都喺行政長官嘅掌握之中。」張指,民間早在11年前已經開始一個老人院的認證系統,並獲國際認可,但社署、勞褔局「睬都唔睬」。梁反駁,認證制度無助解決問題,「如果我哋有認證制度,解決唔到土地問題,老人家不會得到好嘅院舍服務」。

古洞石仔嶺護老村

團體斥「盲搶地」自製危機

老人權益促進會外務副會長藍宇喬批評,政府應透過加強監管、增加培訓安老服務從業員,從根本解決問題,不應以土地不足為藉口工友權益聯社成員張文慧亦指出,私營宿位的整體質素嚴重偏低,長者根本不想選擇入住,導致私院宿位空置,亦令輪候資助宿位的長者排長龍。
審計署曾揭發,2013至2014年度有5,700名長者在輪候安老資助宿位期間去世。該署發表的報告指出,在政府買位的院舍及私營院舍中,不乏「有位冇人住」的情況,其中私院非資助宿位有近三成空置率,正因為其服務質素參差。社署2013至2014年度發出的警告信中,私院個案佔八成。
本土研究社成員陳劍青亦反駁,政府為發展新界東北清拆石仔嶺護老村,自製安老宿位危機,與梁振英昨日以土地不足作安老院問題的藉口是自相矛盾。他並指,政府近年大肆將可用作興建資助安老宿舍的「政府、機構或社區」用地,改劃作住宅用途,亦反映政府忽視院舍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