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友懷事件之所以再度引爆中港衝突,不只因為肖友懷是否應被遣返、在入境處調查期間肖友懷是否應獲安排入學,這兩個問題於人權角度、法律角度都有爭議,更因為事件的高度政治化,遠非早年鍾若琳案、談雅然案的出現和處置可比擬。從陳婉嫻高調攜肖友懷公開亮相向入境處、向公眾施壓,到本土組織前往議員辦事處、大成小學抗議,再到內地各大網站煽情報道、梁振英等指摘本土組織針對內地人士,事件的來龍去脈顯示,中港矛盾在這輪爭拗中升級,不是本土組織反應太激,而是親共人士動作太猛。
相對於香港的媒體、網站還有部份可給本土組織一個解釋抗議行動的空間,內地各大網站的「輿論導向」則是一面倒,從周日開始的報道基本上都是以〈內地無證兒童居留香港 港獨衝擊其學校〉為題,配發的是大成小學女同學哭訴的照片,恍若3月反水客示威中女孩被嚇哭場景的重現。當然,報道中女同學說的不是「犯咗法又點」,而是為何一個給同學長知識的地方,要遭受這樣的對待。報道更不會提女同學哭訴視頻中曾出現的「大聲啲,OK」的幕後提示。尤有甚者,有些網民不知真糊塗還是假糊塗,把這個女同學當成肖友懷、把大成小學當成肖友懷入讀的小學,痛罵港獨組織傷害無辜學生。
梁振英充當反港輿論代言人
可笑的是,梁振英無視內地報章醜化香港形象的問題、無視內地輿論的片面性,還要充當內地反港輿論的代言人,質問抗議者的行動是針對內地人士。如果說,陳婉嫻帶肖友懷亮相是為了施壓,是點燃了新一輪中港衝突的火頭,那麼,梁振英的言論就是火上加油。原本對入境處是否應行使酌情權讓肖友懷居港就持質疑、反對態度的人士,如今理由更為充足。一個有公信力的政府、一個有公信力的執法機構,其行使的酌情權自然會得到尊重,但酌情權由一個公信力早已破產、主動為反港輿論代言的行騙長官和一個被親共人士綁架的政府去行使,市民當然有充足的理由去質疑、去抗議。
有內地網民質問,不知道現今香港人吃了甚麼,變得那麼可怕?有網民回答:「食得強國給的死貓多。」這個答案說出了中港諸多衝突的背景、說出了諸多港人的心聲,也摑了梁振英一巴掌。對中共塞給香港的偽普選、對內地水貨客在港擾民、對內地偷渡兒童要求居港,梁振英政府可以無底線地接納,或者坐視問題惡化,激化市民強烈抗爭,再扣上港獨的帽子、揮出打擊港獨的大棒,進而向中共邀功請賞,換取板蕩忠臣的名利。
你跟他說道理他跟你耍流氓
梁振英昨到立法會出席答問大會時,主動提及已責成職能部門針對三宗案件秉公執法,包括示威者衝擊辯論賽、衝擊大成小學及網上威脅人身安全,但未主動提及全城都關注的護老院虐老案。他在被議員追問下又答非所問,聲稱自己出任特首前曾去老人院視察,又稱如果有充足土地建樓可改善老人院舍。兩相比較之下可以發現,梁振英主動關注的三宗案件都涉及政改或中港矛盾,是他效忠中共和討好親共人士必須做的,而他關注老人院問題已是出任特首前,只是競選時的政治騷。親共言行、心態如此生猛,還有甚麼資格去指摘本土組織反應過激?
內地早年有順口溜這樣譏諷中國政府:「你跟他說道理,他跟你耍流氓;你跟他耍流氓,他跟你講法治;你跟他講法治,他跟你講政治;你跟他講政治,他跟你講國情。」看看梁振英和親共人士在涉及中港矛盾問題上的表演,再沒有比這段順口溜所刻劃的更貼切的了。
周一至周六刊出
李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