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三,中國首富(或前首富)李河君為主席兼大股東的漢能薄膜發電(566),急瀉47%後停牌,更發生疑似火燒連環船現象,令曾為漢能做財顧的高銀融資、其姊妹公司高銀金融(530)及高銀地產(283)在上周四急跌,三家公司兩日最多合共蒸發約3,000億市值,等同兩日間「唔見咗」一間恒地(012)加一間新世界(017),新常態下的暴挫果然厲害。
三家公司於毫無先兆下雪崩式急挫,市場上傳聞四起,有傳聞股份遭斬倉、有傳有股東「唔理價」沽貨,更有傳有股東「唔見咗人」,雖然聯交所資料顯示,李河君在股份急跌前淡倉增加,與此同時亦不斷增持,惟單憑這些資訊,現時並不能一口咬定、到底那一個傳聞才是股價大跌元兇,仍有很多可能性。
通常,一些具規模上市公司股價大跌,還要是一下子沒有了一半市值,基金界都會「屍骸遍野」,但說來奇怪,漢能及高銀孖寶急挫,基金界普遍沒有半點「傷感」之餘,大部份基金經理更暗裡叫好。股價大跌還叫好?莫非「輸到傻咗」?非也,三隻「神股」過去半年升幅脫離基本因素,撇除少數「焗追」的指數基金,就只有坐擁「獨家消息」的基金敢買入,令沒有買入的基金回報被遠遠拋離;現在「東窗事發」股價急挫,沒有買入的基金經理們又怎會不心涼乎?
最新情況,證監會罕有地高調表明仍在調查漢能,市場人士料公司復牌無期;另一邊廂,高銀地產沒有停牌之餘,股價更連續「爆升三日」,差點就升回急跌前水平,是否有人想藉股價表現來「劃清界線」?
密西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