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籽】給首投族的入門課

【文化籽】給首投族的入門課

【文化籽:字裏凡間】
今年政壇風起雲湧,至少十個年輕組織相繼崛起,本土勢力似有星火燎原之勢。後雨傘時代的一班「首投族」亦加入戰團,他們不再討厭政治,更加隨時左右大局。但在年底的區議會選舉投下神聖一票前,如何認識自己的政治權利,且聽眼前幾位年輕人怎麼說。

區議員鄺俊宇:先啟蒙後投票

「首投族」一詞源於台灣選舉,泛指首度投票、或會帶來變革的年輕一代,八十後區議員鄺俊宇以半杯水來形容首投族,雖然政治上只得半杯水,但空的半杯,卻滿載可能性,力量不容忽視。在居民檔案多得有如「災區」的議員辦事處內,新登記選民的檔案也越來越多,令他忙個不停。
選舉旨在選出合適的領袖,鄺俊宇認為,首投族必須先受啟蒙,加深了解政治領袖的習性,因此推介蔡子強的《新君王論》,了解政治領袖如何「企硬」,如何親和。「首次投票時,我也靠此書打開政治之門,書中提到邱吉爾如何面對希特拉及林肯、如何組成內閣等故事,對我來說,是了解政治的一扇窗口。」他又說:「其實,為何會投票給某位候選人,很多時也說不清楚,經常想,人生第一票,給哪個才好呢?其實真的很難,你不認識對方,但又要信任他。」如讀過《新君王論》,則不妨多讀名人故事,例如《無敵》(Team of Rivals),書中講述林肯不以任何人為敵的故事。「他的無敵,不是沒有敵人,而是要令政敵也尊重你,在政治衝突如此紛繁的當下,更加需要學習。」

元朗民主黨區議員鄺俊宇,推薦年輕人多讀名人傳記,作政治啟蒙。

如果對政治領袖感到失望,更要讀《新君王論》,了解何謂領袖學。

《無敵》(Team of Rivals)講身為政治領袖的林肯,如何做到受政敵尊重。

青年新政游蕙禎:從戰國了解政治黑暗

眾多新進的年輕組織中,「青年新政」的曝光率較高。他們是一群年輕的雨傘族,有醫生、護士及工程師等,計劃派出八至九人落區參選。年輕力量不容忽視,月多前,李怡便曾以奧巴馬憑小額捐款贏得美國總統的故事,寄語青年新政,沒有資金、沒有知名度 ,也可以成為一股力量。
此前被指是「梁美芬挑戰者」的青年新政社區主任游蕙禎認為,面對今天的政治環境,可多讀戰國史,以史為鑑。「我推介已故台灣學者柏楊寫的《戰國時代》,最喜歡讀春秋到晉朝那一段的歷史。尤其是春秋戰國,華夏文化的面貌較完整,士大夫階層抑或諸子百家等人物都很出彩。」
了解歷史,才能向前,所以她相信首投族要有歷史求真精神,「每段史料也是後人所寫,唯一觸及真相的方法,就是不斷翻書。」戰國的權鬥史,也可供今天的政治新鮮人借鑑,「戰國有很多國家,國君作風不一,了解當中權鬥與政治的黑暗面,對了解今天的政局,也很有用。」
她又以秦國名將白起的事迹來警惕自己,「白起甚具才幹,但因坑殺趙國數十萬人,惹來爭議,後來更失勢被殺。」力量再大,也會時不與我,首投族要知道「政治一日都嫌多」,儘管政治人物如何卓越,也不能夠歷久不衰。
回歸法治精神
至於同為「青年新政」社區主任的葉荏碩,則覺得首投族應該回歸法治精神,他推介英國前首席大法官Tom Bingham生前的演講集《The Rule of Law》,以此應付政客的語言偽術,「Tom Bingham是二戰後最偉大的法官,書中可讀到甚麼是法治,甚麼才是法律條文後的公義,又應限制誰。」
他認為年輕人甚至建制派,常把公義掛在口邊,但甚麼是公義、如何才算「違法」等概念,首投族要先搞清楚,「投票者既然參與其中,就要知道遊戲規則,例如三權如何分立,也要知道。」

青年新政的游蕙禎(左)及葉荏碩認為首投族要以史為鑑,慎防語言偽術。

柏楊寫的《戰國時代》,把波譎雲詭的權鬥,概要地刻劃出來。

Tom Bingham的《The Rule of Law》,可讓首投族初探法治精神。

會計師尹英全:溫故知新反思城邦

江山代有人才出,新興組織「慈雲山建設力量」的核心成員尹英全,正職為會計師,也是首投族之一。今年,他大有可能出戰區議會選舉,硬撼曾代表潮聯小巴公司向法庭申請禁制令的大大大律師陳曼琪,「之前沒有投票,是因為只着眼眼前生活,朋友間又沒有討論。」
從前他對政治漠不關心,入讀科大後,一樣遠離政治,偶爾聽聽網台,才漸漸受節目中的書名及概念吸引,於是自行研讀。「初時會上Google搜尋,看看維基百科,後來索性看書,多加認識作者。買了Kindle後,便瘋狂找電子書來讀。」今年受高登仔號召,決定出征,與十多位年輕人組成「慈建力」。
他認為首投族應再讀《香港城邦論》,因此書是本土爭議的開端,香港人讀來甚具投入感,「我們經常講《城邦論》,但到底有沒有看過呢?香港是否城邦?香港人是否需要為逃避內地的政治動盪而有罪疚感?香港經濟是否背靠大陸?也宜重新反思。」
但更重要的是獨立思考,「例如陳雲說香港是華夏正統,你可以質疑:真的是這樣嗎?」時下網媒很多,資訊也很多,年輕人更要從中建立自己想法,不要人云亦云。他認為接受資訊後,要有自己的想法,就如進食後要做運動一樣,才能茁壯成長,「學而不思則罔,食嘢唔做運動則肥,首投族該要明白。」
揭穿政客的西洋鏡
今天的政客,經常華麗轉身,首投族又有沒有能力揭穿政治的西洋鏡呢?他推介《中國影帝溫家寶》,看清政客的陰暗面,「大家都知道,溫家寶常到災區慰問老人,受人愛戴,但這本書描寫溫家寶的陰暗面,就是要大家反思,有時領袖表現出來的一面,只是為了選票。就算面對充滿希望的年輕人,首投族都不要捧他們做神,不能如此真心,始終謹記,今日支持,不代表一世都支持。」如果每位首投族也成了「無神論」者,了解自己與生俱來的權利,我們距離香港政局的春天,還會遠嗎?

「慈雲山建設力量」核心成員尹英全,籲首投族不要造神。

《香港城邦論》推出多年,宜獨立思考,溫故知新。

讀《中國影帝溫家寶》,學習政客華麗轉身術。

小書店推介

人民公社「總書記」阿博說:「你能想像一個充斥海洛英與愛滋病的偏遠山區嗎?悲慘無望?敗壞沉淪?作者於四川諾蘇聚落長期考察,指出吸毒與患病在當地未受社會厭棄,甚至可詮釋為族群認同及人生閱歷的某種印記。更大的不幸與焦慮反而始自國家銳意禁毒滅疫,巨大的政經體制向傳統社區施壓,『絕症』、『貧困』統統變成了必須擺脫的罪名。」

《我的涼山兄弟:毒品、愛滋與流動青年》
作者:劉紹華
出版:群學出版社

霸權下的少數民族,永遠是被正史忽略的一群。國風堂老闆馮錦源說 :「在中國歷史發展的路途上,有很多由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他們有自己的語言及文字,如西夏文和契丹文等,至今尚沒有一部專著探討中國歷代少數民族文字與古籍文獻。這部書正好彌補這方面的缺陷,從彝族和彝文的創製一直論述到清代壯族的方塊壯字,對中國少數民族文字及文獻有興趣的朋友,絕對不容錯過!」

《中國歷代民族古文字文獻探幽》
作者︰史金波、黃潤華
出版社︰中華書局

記者:童 傑
攝影:黃子偉、許先煜、徐振國、梁志永
編輯:陳國棟
美術:黃創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