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西南北百老匯 - 鄧達智

東西南北百老匯 - 鄧達智

港澳兩地唇齒相依,歷史背景相近,都曾經殖民地,舊時宗主國一英一葡,前者逗留大概160年,後者400年,歷史是一道沈積岩,所以澳門有Macanese文化,時光不足香港未至出現Honglish字眼。
十里洋場上海沒聽說什麼滬洋菜式、民生混血小吃也未聞。吃食方面珠三角河口兩岸百數十年來演進還是有點成績,港澳兩地着實出現可喜Fusion。
許是英國人吃食文化不顯著,除早餐咖啡奶茶多士牛奶麥皮茄醬黃豆腸仔、午餐三文治炸魚薯條、3點3下午茶並奶油果醬司空小餅或丹麥包、下班落Pub隊啤、大時大節燒火雞燒雞或燒牛肉外,只餘英印帝國並眾前殖民地接受甚至愛戴各式咖喱,減去文字修飾,二、三十字講完。
蛋撻呢?
原籍葡萄牙。
菠蘿包、雞尾包、豬仔包、墨西哥包呢?
原籍西班牙。
熱狗呢?
原籍德國(還是美國?)
港式咖喱呢?
之前說過,原籍印度。
澳葡美食是真正混血,大鍋肉混入廣東臘腸、豬皮。在葡京里斯本吃道地葡國名菜鴨肉飯,那鴨肉……我與友人認定料理以廣東臘鴨,在澳門吃用更覺原汁原味。葡人不可一餐無此君之鱈魚馬介休早已介入平常百姓家,至普遍加雞蛋洋葱共炒,一些主婦具創新精神大膽加入馬友鹹魚、北風吹乾臘肉臘腸,所以他們驕傲地說:家家不同。
吃食為旅行至重要細節,集港澳台粵滬川道地特色「澳門百老匯」,以多間街坊特色吸引:度小月担仔麵、皇冠小館竹升蝦籽撈麵、阿鴻小食招牌撈麵、南翔饅頭蟹肉小籠包,巴山酸辣粉、加東新加坡喇沙、榮記豆腐……你如何吃得了?
很久未試渡假逗酒店幾天,不用出戶,待在銀河Banyan Tree渡假村,馳名Spa、運動、動浪泳池、Hea、再Spa,然後搜街百老匯品嚐各式不同道地小食,誰還需要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