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不出席維園燭光集會港大學生會另起爐灶悼六四

首次不出席維園燭光集會
港大學生會另起爐灶悼六四

【六四26周年】
【本報訊】六四屠城26周年,當年被中共指稱為動亂及政治鬥爭的和平運動,至今仍未平反,港人將繼續集會聲討及悼念犧牲者。港大學生會今年則首次不出席維園燭光集會,另起爐灶於校內悼念,不會唱歌、嗌口號,學生會會長馮敬恩強調譴責六四屠城立場與支聯會一致。支聯會則續按傳統於維園辦燭光集會。
記者:袁樂婷 馬志剛

港大學生會於6月4日中午重髹太古橋,晚上7時半則在中山廣場舉行「守住香港,毋忘六四」集會。

港大學生會今年不會出席維園六四燭光集會;圖為去年集會燭海。

「唱歌嗌口號冇反思機會」

馮敬恩不擔心分薄維園人流,雖有同學會以個人身份出席維園集會,但學生會不會安排專車接送,「唔係去咗(維園)先叫悼念」,「唱歌、嗌口號冇乜反思機會」。
答允出席港大集會的謝志峰指,出席港大論壇前會先到維園「兜個圈」。他認為「分開搞唔係幾好」,但自覺有責任和義務與不同團體保持接觸,尤其今次論壇讓兩個世代對話,「唔能夠話另起一面旗就唔溝通」。他相信同學選擇不出席維園集會,是佔領運動衍生的反射,而港大學生會仍願邀請他這「大中華膠」,足見同學有容人雅量。
支聯會則以「全民團結爭民主!平反六四一起撐!」為主題辦悼念活動,先於5月31日(周日)下午3時由灣仔遊行至中聯辦,6月4日下午先辦座談會,探討建設民主中國的本土意義,晚上再辦燭光集會。大會邀請曾在內地被囚的資深記者程翔出席集會,向被指洩露國家機密判囚7年的內地獨立記者高瑜致敬;中大、樹仁、城大及理大學生會代表亦會上台發言;又會播放短片,介紹因支持雨傘運動而被捕的內地人,其中20多人仍繫獄。

支聯會:一直關心本土

被問是否因應批評加入本土元素,支聯會主席何俊仁及副主席蔡耀昌均指部份批評欠事實基礎,強調支聯會一直關心本土,從沒說過必須待中國有民主後,香港才可有民主,會據理力爭2017真普選;他們亦不認同「建設民主中國」是錯誤,「可能有人覺得呢樣唔係最重要,但平反六四、譴責血腥鎮壓嘅目標一致」。
學聯表態不參加集會,港大學生會又另起爐灶,何俊仁認為多一個選擇給年輕人是好事,但持續26年、每年聚集10萬人在維園始終較有感染力。

港大學生去年6月4日在太古橋髹上悼念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