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生活文摘》綜合未來有機會面臨消失的職業,各位有志者入行之前最緊要打好個底:
記者
危機度:★★★★★
原因:美國Narrative Science公司結合大數據(Big Data)與人工智能,利用軟體發展範本、框架和演算法,撰寫過百萬篇報道。公司旗下客戶包括財經雜誌《福布斯》。
銀行櫃員
危機度:★★★★★
原因:傳統金融行業同科技互相角力,若金融業進行互聯網革命,銀行櫃員面臨被取締的機會高。
職業司機
危機度:★★★★
原因:Google無人駕駛汽車,讓大家知道未來的汽車不需要人來駕駛。環球各大車廠包括平治、奧迪及豐田都自行開發無人駕駛汽車,預期職業司機外,教車師傅都會隨之消失。
廠房技工
危機度:★★★★
原因:富士康公佈機械人百萬大軍計劃,加上生產加插了機械臂,取替人手代工,主因降低成本,意味未來工業生產逐漸被機械取締。
有線網絡電視
危機度:★★★
原因:智能手機、平板電腦與互聯網電視,配合Wifi環境,以有線形式睇電視將被淘汰,有線電視安裝工人應該最快冇得留低。
加油站員工
危機度:★★★
原因:隨電動車發展,加上無人駕駛汽車技術持續發展,油站改為充電站,並改為自動化,加油站員工將逐步消失。
保險經紀
危機度:★★
原因:網絡和科技發達,最快打爛經紀或中介人飯碗,客戶可選擇自行上網自行投保。未來市場需要更多策劃員,而不是單純提供中介服務的經紀。
模特兒
危機度:★★
原因:科技發達,整容技術日新月異,接受整容後人人都可以做職業模特兒(?!)。
手作仔獨立商戶
危機度:★★
原因:手作仔獨立商戶,經營越來越難,主要不敵3D打印技術顛覆製造業。
實體商店
危機度:★★
原因: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俄羅斯期間,發表講話提到未來5年,販售產品的實體商店將逐漸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團隊及創新的商業模式,換言之,未來主流商業模式是電子網購及直銷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