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字當頭:中大醫學院算術了不起 - 利世民

利字當頭:中大醫學院算術了不起 - 利世民

上Google搜尋「文憑量寬」,發覺過去四年多,一直只有我和少數的幾個朋友寫過這個題目。
思想簡單的人,一聽到有人批評「文憑量寬」,就直覺地認為我們反對人多讀書。不,我畢生都鼓勵學習和思考,提出「文憑量寬」只是替那些以高溢價去換取一紙文憑的年輕人感到不值。說到底,學習是一生一世的享受。高等教育界淪為學店,罪魁禍首是那些拿銜頭出來沽名釣譽的人。今天的學術界,在自然科學範疇,研究可能還有點實驗性,工作應該比較扎實。可是在人文社科這些範疇,除了近年的實驗經濟學,算是方法上有點突破,大多數題目幾乎沒有可能以實驗進行研究。
人文社科多是以純粹邏輯推理去進行「思想實驗」的研究。換言之,這些範疇對學者的思維方式要求整嚴格,這亦是為何經濟學在新古典的框架下,發展出一套以數學為最主要語言的典範。可惜到後來走火入魔,今天不少所謂經濟學家,其實都只是拿一大堆統計數據去不斷重複證實一些「阿媽係女人」的命題,談不上有任何創見。再者在方法學上,知識的突破從來都是來自尋找「孤例」來推翻現有的理論。其實稍有邏輯訓練的朋友,都明白道理何在。
偏偏高鋸學術廟堂之上的教授講師,總會無可奈何地講一句:「都係搵食啫,使咩要求咁高呀?」不過在香港,每間大學都由公帑大幅補貼,學者怎樣用自己的身份,公眾理應有權利和義務去監察吧。
話說昨天見到一宗新聞公佈大字標題寫着:「中大研究:每日吸煙人士每年為本港帶來逾百億經濟損失」正所謂「唔知嚇一跳,知道得啖笑」,原來中大的研究只是以每日一包煙55元乘以365日,即每年兩萬元,再乘以64萬吸煙人口,得出128億的數字。
難道頭上一頂方帽,身穿一襲道袍,就足以令人自大到以為煙民是蠢貨,連最簡單的加減乘除都不懂得計?再者,中大將買煙的錢都算成「經濟損失」,還望學者們可以賜教那究竟算是那一門的經濟觀點!

利世民
http://www.facebook.com/leesimon.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