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香港學運領袖黃之鋒被拒入境馬來西亞,有馬來西亞學者分析,當地華人雖留意香港雨傘運動,但黃之鋒對當地社運並無影響力,根本不構成威脅,相信入境禁令或與中國因素有關。學者又指,馬來西亞政府向來「畀面」外國,曾協助印尼及斯里蘭卡等國打壓反對聲音,不排除基於地緣政治考慮,打擊不受中國歡迎分子。
疑華商向政府施壓
馬來西亞智庫檳城研究院研究員黃進發指,馬來西亞奉行「互相畀面」的外交策略,屢次協助鄰近國家打擊異見聲音。在1996年執政國民陣線就曾協助印尼政府,派人衝擊一個支持東帝汶獨立的國際會議場地,並安排警察將40名外國人驅逐出境。
直至前年,因政府不想得失斯里蘭卡,曾阻止社運人士播放一齣披露斯里蘭卡政府軍內戰期間屠殺泰米爾人的紀錄片,「連國力比自己弱(嘅國家)都要畀面,更何況中國係大國」。他斥政府若以危害國家安全為由拒黃之鋒入境,只顯示馬來西亞是「容易受傷的國家」。
馬來西亞名嘴、民主行動黨成員丘光耀稱,當地不少商人與中國關係密切,拒黃之鋒入境,既有可能是中共出手,但也不能排除是當地華商向政府施壓。他認為,馬來西亞政府肯定是輸家,「黃之鋒雖然上過《時代雜誌》封面,但喺華人社會,坦白講冇乜影響力」,現已適得其反,黃之鋒於當地的知名度增加,反令中國更尷尬。
■記者鄭啟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