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香港,明日台灣」是去年台灣太陽花學運叫得最響的口號之一。雖然太陽花學運成功令馬英九政府中斷與中國簽署兩岸服務貿易協議,更令國民黨在後來的縣市長選舉中潰敗,但仍難以阻止中共官員把動輒教訓香港、干預香港行政和立法的那一套搬到台灣。中國國台辦主任張志軍近日南下金門,從訓示當地要做好發展規劃、簽定福建供水合同,到威脅金門開賭就關閉「小三通」,完全是香港事件的翻版。
張志軍在金門與產業界代表舉行閉門座談會時表示,金門地區應該要有中長期的發展規劃,他不希望下次到訪時,金門變得跟廈門一樣高樓大廈、四處塞車。這已不是一個訪客的建言,而是上級長官對下級官員的訓話。尤有甚者,台灣朝野立委本周將協商《離島觀光賭場管理條例》草案,並大有機會完成包括金門在內的離島開賭立法,但張志軍赤裸裸地恐嚇,金門發展要走正道,不能指望發展博彩產業,「否則小三通肯定是要關的」。
威脅關小三通干預立法
如果大陸單方面關閉小三通,禁止大陸居民未經審批赴金門、馬祖、澎湖等離島旅遊,台灣就算完成離島開賭立法、離島居民公投同意開賭,但因失去大陸客,已沒有市場價值可言。面對張志軍的釜底抽薪,民進黨立委痛斥中國干預台灣內政,立法院院長王金平堅持本周進行立法協商,但也不能不承認,完成立法後,投資者要不要設賭場,這是投資者自己決定。
香港、金門現時在兩大問題上同樣面對中共的直接干預:一是大陸供水問題;二是立法機構審議中的議案,差別在於香港是政改方案,台灣是離島賭場管理條例。對前者,中國都是恩賜心態;對後者,中國都是訓斥心態。可以預見,北京月底邀請香港立法會全體議員北上深圳,美其名曰討論政改方案,實際上召香港議員北上聽訓,以免出現張志軍式南下訓話的反效果而已。
回看香港立法會議員過往集體北上,中共對泛民的打壓日益嚴重。2005年9月,香港立法會訪問團到訪廣州,會晤時任中共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張德江,被稱為「破冰之旅」。梁國雄雖然未能穿着「平反六四」的服裝入場,但畢竟還能在會面中提出平反六四問題。2014年4月,立法會訪問團再到上海,會晤中共政治局委員、上海市委書記韓正,並與港澳辦主任王光亞、全國人大副秘書長李飛、中聯辦主任張曉明就政改問題舉行座談。梁國雄在上海機場就因行李中有「平反六四」的服裝和請願信而被拒絕入境,部份議員也退出訪問團聲援梁國雄。
選深圳藉主場宣示主權
今次北京把討論政改的地點定在深圳而非香港,一是藉主場宣示主權,二是避開香港媒體的追訪,三是為泛民設置難題和障礙。有親共人士放話,要泛民議員不要在過境時搞「小動作」,說白了就是要梁國雄放棄過往要求平反「六四」的動作,無非是要在「六四」26周年之際逼梁國雄選擇留港參加紀念活動。至於其他泛民議員如應邀北上,容易被人視為接受全國人大常委會8.31決定的前提;不應邀北上,又容易被親共輿論攻擊為要為政改失敗負責。
可以說,泛民議員選擇北上參加討論需要勇氣,需要面對一場沒有結果的政治騷、面對選民可能的誤會和批評。泛民議員選擇與中共官員會面時表達真普選的訴求,同樣需要勇氣,要有台灣立委痛斥中共官員其非而不是聽其訓的決心,要有為民出聲而不是放棄最後表白機會的決心。泛民議員要選擇否決偽普選方案,更需要勇氣,要有維護香港核心價值的果斷,要有承擔歷史責任的果斷。
李平
周一至周六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