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中港兩地基金互認落實在今年回歸紀念日實施,最直接受惠股份離不開港上市基金公司如惠理集團,及受惠港股潛在成交額上升的港交所;另分銷及發行指數基金的恒生銀行及康宏金融等同樣看俏,有基金更相信消息推而廣之,可令整個金融板塊受惠,內地券商及保險股亦可以造好。
中投傲揚精選基金經理溫鋼城表示,旗下基金持有不少惠理集團,認為除了基金互認令集團生意增加外,在利好股市氣氛下基金公司的表現費亦可觀。渣打香港及大中華區財富管理部投資策略主管梁振輝則指,除個別基金公司外,最直接利好是受惠股市成交上升的港交所。按彭博資訊數據,目前逾半投資銀行均給予港交所「買入」評級,最牛氣者看好其可升抵400元,潛在升幅36%;美資大行摩根士丹利亦給予目標價385元,較上周五收市價293.6元,看升約三成。
留意券商內險股
不過,豐盛金融資產管理董事黃國英認為惠理受主席減持因素影響,而港交所即使概念佳,但升幅已嚴重「透支」,他個人仍會續從北水南下的概念炒作內地投資者普遍鍾情的細價股。梁振輝補充,金融市場是聯動,基金互認影響力估計可是輻射至整個金融業,相信券商股間接亦可受惠;至於溫鋼城亦指,在內地從事金融服務的光大控股亦有機會受惠,另亦要留意內地保險股,及友邦等 金融股份。
■記者林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