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例規管】
加利福尼亞灣石首魚早於1977年被列為《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I物種,屬最高級別瀕危物種,任何在1977年後製成的花膠進出口和貿易均屬違法。城市大學動物醫學院專業教育及發展總監王啟熙估計,有商人進口時將加灣石首魚花膠報稱為其他類別花膠,逃過海關檢查。
去年撿15萬元走私貨
至於1977年前已獲取的加灣石首魚花膠,稱為《公約》前標本,並無禁止國際貿易,但任何人入口時需附有由出口地《公約》管理機構簽發的有效證明書。根據本港《保護瀕危動植物物種條例》,進出口需向漁護署申請許可證。
記者與民間保育團體到訪的海味店,職員推銷時都聲稱「墨西哥金錢鰵」僅5至20年。漁護署發言人表示,過去5年該署都沒有就進口、再出口或管有該物種簽發許可證。換言之市面的墨西哥金錢鰵,很大機會是走私進口或假貨。
王啟熙相信走私機會很大,估計如果有關花膠並非假貨,便是以其他品種花膠填報海關,「就咁睇住啲花膠好難知道係邊個品種,入到嚟先掛番個牌囉」。他續稱即使海味店只是藏有有關花膠亦違法,「如果唔係咪個個都話『我唔賣嘅』,等個熟客嚟先賣囉。所以唔使理佢賣唔賣嘅,總之佢有都犯法」。
2013年初,美國移民及海關執法局曾揭發跨國走私加灣石首魚花膠潮,拘捕包括華人在內的走私集團,相信是走私到內地及香港。香港海關於2014年初也在機場撿獲一批從墨西哥空運來港的加灣石首魚花膠,價值約2萬美元(約15.6萬港元)。但海關回覆查詢時稱,過去5年都沒有統計相關截獲數字。
■記者袁柏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