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健籽】輕舟水上 傳接射

【科健籽】輕舟水上 傳接射

【科健籽:好動之城】
「咇!」雞聲一響,裁判把水球拋入水中,兩隻獨木舟伴着水花,高速衝向水球。兩隻獨木舟撞在一起,你搶我奪。一輪碰撞,球到手,傳給隊友。幾隻獨木舟在泳池穿插,不斷衝擊,找到空位,舉手拉弓,幾支槳立即擋在面前,手一揮,球入網。眼前這班運動員玩的是獨木舟水球,未聽過?找來三代獨木舟水球運動員,把這運動的來龍去脈,一五一十告訴你。

水球你見過,獨木舟你又玩過,不過獨木舟水球隨時聽都未聽過。兩件事加在一起,有種瀨尿牛丸的感覺。其實這項運動早已流行於歐洲、澳洲、日本、台灣等地。獨木舟水球和足球一樣,有兩個龍門,入波就得分,高分者勝。不過要控制獨木舟,又要玩水球,真的可行嗎?
記者玩這運動差不多十年,開始的時候同樣覺得難以掌握。因為獨木舟水球用的獨木舟,和普通賽艇不同,艇身較短,頭尾也比較圓,艇底沒有龍骨。這樣的設計是為了方便移動,轉向方面更加靈活,不過就相對較難控制。你第一次玩獨木舟,可能幾個小時就可以來去自如,不過玩獨木舟水球,可能上幾次幾個小時的堂,才可以初步掌握。加上這項運動非常體力化,撞擊又強,隨時受傷,這樣困難,會不會是這項運動難發展的原因呢?

獨木舟水球的身體碰撞很強勁,非常刺激。

八十年代 香港風光一時

觀塘體育促進會獨木舟部部長鄭智良,玩了獨木舟水球三十年,是香港頭兩代獨木舟水球運動員,代表過香港出外比賽,又做過港隊教練。八十年代,香港可是很風光的。「我做運動員的時候,香港已經拿過兩次亞洲賽冠軍。」他說「那時日本、台灣還未發展得那麼好,香港隊非常風光。」為甚麼之後慢慢衰落呢?最大問題是地方限制,玩獨木舟水球,最好是在泳池,退而求其次就在海灘。海灘也不是個個適合,所以要學習和練習都不易找場地。相反日本、台灣等,地方足夠,又願意投放資源,甚至有聯賽,發展得越來越好,當然把香港越拋越後。獨木舟水球,落場最多八個人,出場就要五個人。要找到適合的隊友,齊上齊落,不容易。「這項運動非常講求團隊精神,我自己在當中學習了很多,現在也希望把這種精神傳給新一代。」後浪推前浪,他對年輕人有甚麼寄望?「他們很有潛力,不過要追上其他國家不是易事,希望他們不要放棄。」三十年過去,高峯早已過去,為甚麼還留在這圈子裏?「這運動為我帶來一班家人。」說時一臉滿足,場內的槳來波去,當然刺激十足,場外的隊友情誼,同樣觸動人心。

鄭智良

放棄賽艇 澳洲大開眼界

陳子豐,玩了獨木舟水球差不多二十年,香港隊教練。原來起初令他着迷的不是獨木舟水球,而是獨木舟。當時他是賽艇運動員,追求的是不斷加速,一直向前的感覺。後來,接觸到獨木舟水球,從此沉迷,連賽艇也不玩了,全身投入。「那種靈活和爽快,在其他活動完全找不到。當時才發現獨木舟可以有這樣的變化,一試便回不了頭。」後來去了澳洲讀書,澳洲是獨木舟水球的大國,世界賽的常客,阿豐在當地更是大開眼界。「他們的練習,投入,專注,而且訓練方法非常有系統。」歸來後,把科學化訓練方法帶到香港獨木舟水球隊,希望可以令球員更上一層樓。「其實香港的實力不差,希望政府可以多作配合,投資更多。」

陳子豐

肌肉發達 熱愛不分男女

玩獨木舟水球,力量很重要,射波要手腕和手臂的力量,爬艇的力量則來自背肌,要自如轉向腰腹一定要好好鍛煉,幾乎上身所有肌肉都會用到,而且碰撞強烈,更加需要強壯身軀。
大部份女孩子當然希望纖瘦苗條,誰想大大隻隻?不過有時候對一件事的熱愛,可以超越世俗眼光。代表過香港的原嘉勵,最刻苦的那陣子,一個星期練四課,水上訓練兩小時,再加陸上肌肉訓練,幾多下卧拉,幾多下卧推,還有其他林林總總的訓練,男生都未必吃得洧。記者和他在同一屬會,看着她的肌肉增長,心想,不怕不好看嗎?「我真的很喜歡這個運動,所以想玩得更加好,要玩得好,這些訓練少不了。而且多做運動體形更好,其實更吸引。」有些事很公平,不論男女,要有更好技術就要付出相應努力,女生甚至要付出更大努力。

原嘉勵

積極訓練 爭辦十月亞洲賽

蘇建名和梁景祺,兩個年輕運動員,十多歲開始玩,到現在都六七年了,代表香港去過外地比賽,「其他國家的水平真的非常之高,是我們的目標。」阿祺說,「以前只可以在短片看到,真正落場的時候,完全是另一番光景。」蘇建名是獨木舟教練,也是獨木舟水球教練兼裁判,考這麼多資格,都是為了把獨木舟水球傳承下去。「人長大了總會退下來,希望以後可以好好指點一班後輩,獨木舟多人玩,我就先教他們獨木舟,再教他們獨木舟水球。」香港玩獨木舟水球的人數只有百多人,要推廣發展,真的要各出奇謀。香港正在爭取今年十月舉辦亞洲錦標賽,在自己地頭,他們希望為香港爭光,最近一直在訓練。要爭朝夕,不算最困難,最難的是長遠發展,從這賽事開始,香港的獨木舟水球運動,可不可以迎難而上,重現昔日光芒?記者作為當中一分子,熱切期待。

蘇建名(左)梁景祺

一起手就有槳擋在你面前,要射波也不容易。

水流會慢慢把獨木舟推走,所以當龍門的要夠穩定,才可以堅守大後方。

記者認識了這項運動後,就再沒心思玩其他運動了。

香港的年輕運動員都很有潛質,要在亞洲佔一席位還是有希望的。

高速轉向

獨木舟水球講求靈活性,球被搶走了,忽然要一百八十度轉向。

把槳從後往前推,轉腰同時屁股向下用力。

有型有款的就轉了個彎,看來容易,要運用得宜絕對不簡單。

翻艇怎麼辦?

經常有人問,跌了落水怎麼辦?

其實要靠支槳借力,再扭腰,就可以翻過來。

高階的運動員槳也不用,有對手就足夠。

獨木舟水球玩法

獨木舟水球於四十年前從英國引入香港,傳說這項運動最早出現在蘇蘭格,而第一次的獨木舟水球賽事,就在德國舉行,當時比賽場地像足球場一樣大,比賽分上下半場,各四十分鐘,想想都覺累。不過經過幾十年演變,獨木舟水球已經有一套國際通用的嚴謹規則。

場地

指定比賽場區為長度35米及闊度23米的靜水區域。以香港為例,大部份的比賽都在公共泳池舉行。而其他地方如台灣、英國等則於湖泊或長河上劃出區域比賽。

球門

球門懸吊於球門線的中央上方,球門框下緣離水面二米高。球門大小為一米高,1.5米寬(從內緣算起)。

時間

比賽時間為上、下半場各10分鐘,中場休息3分鐘。

裝備

每位球員的裝備有獨木舟、槳、有面罩的頭盔、救生衣及防水蓋。

比賽過程

比賽開始前兩隊球員分別排列在各自球門下的底線,裁判將球拋入比賽區域的正中央。每隊只允許一位球員爭奪此球,搶球後,將球射進對方球門以獲得分數。球為標準的水球,球員與球員之間互相傳遞,也使用槳來傳接球。當球員控球時,對手可藉由合法的推人、碰撞等動作來搶球。在比賽中球員隨時可進行替換。

觀塘體育促進會
http://www.ktcanoepolo.com/introduction.php
星海獨木舟會
http://candopolo.vampire-legend.net/
活力獨木舟會
http://activeclub.twilight-vampire.com/
Enigma Association
http://www.enigmaws.com/

記者:李聰
攝影:劉永發
編輯:曾冠輝
美術:孔文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