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鐵斥70億買新車扶手柱變橄欖形 防乘客獨霸

港鐵斥70億買新車
扶手柱變橄欖形 防乘客獨霸

【本報訊】港鐵列車再進入新世代!繼4年前引入國產列車後,港鐵昨宣佈斥資約70億元,更換現時服務荃灣、觀塘、港島及將軍澳綫,共78列由1979年起投入服務的第一代英國製列車。港鐵指,曾研究翻新列車方案,但認為購買新車會較具效益。港鐵現正審議標書,新列車最快2018年到港。新車廂的扶手柱會改成橄欖形「雙柱」設計,令乘客難以獨霸扶手柱。
記者:鄭啟源

港鐵第一代英製列車,由英國都城嘉慕公司生產,1979年起陸續投入服務,先後引進共93列。港鐵在1998年至2001年曾為列車進行大翻新,列車現已將近20年一次的翻新年期,港鐵前年曾為翻新列車工程公開招標,不過去年改變主意,同時招標採購新車,以比較翻新方案還是購買新車方案會更具效益。

最快3年後到港

港鐵車務總監金澤培指,無論翻新或更換新車,列車的牽引系統、制動系統,以至車廂內部設備都需要全面提升。港鐵比較過翻新及換車兩個方案後,認為換車更具效益。他拒透露翻新舊車價格會否較低,強調港鐵審視計劃效益時,以長遠為考慮,購買新車亦可連同新訊號系統一併測試,又不會影響現有港鐵服務,認為買新車方案較合適。
過去三代在市區綫服務的港鐵列車,來自不同產地及生產商。金澤培指,港鐵採購新列車共接獲四份標書,目前仍在審標階段,預料2至3個月後有結果,並指「好大機會買得成」,但拒透露供應商所屬國家,僅稱新列車最快2018年到港。
金澤培強調,採購過程採用全球招標,供應商及系統必須具知名度及有可靠紀錄。今次換車涉及早期引入的78列,至於其餘15列在1989年引入的英製列車,港鐵未決定會翻新或淘汰。
新列車車廂內部設計,將與現時有大不同。金澤培解釋,新列車配合新訊號系統,班次可更頻密,車廂設計必須令乘客出入更流暢。他指,新列車車門之間不會再設扶手柱,而天花扶手杆則改成環形,以引導乘客進入車廂中間,其他扶手柱則改成橄欖形,可讓更多乘客同時使用。車門旁邊近座位玻璃的企位會改闊,而座位編排亦可能調整,但每卡車廂載客量與座位數目將維持不變。至於新車涉及的資本投資則由利潤撥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