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生活:導賞團 細訴衙前圍村逼遷史村民盼喚起社會關注保育

蘋果生活:
導賞團 細訴衙前圍村逼遷史
村民盼喚起社會關注保育

【本報訊】最後的市區圍村衙前圍村重建問題,隨着老刀匠被逼遷再度引起關注。有團體舉辦免費導賞團,帶市民走進這條「隱形」的鬧市老村,從石牌匾、天后廟見證圍村600年來的今昔,從村民口中聽說被逼遷的歷史。導賞員郭裕家希望讓市民品味歷史,喚起社會對保育的關注。
記者:鍾雅宜

衙前圍村有不少街坊擺地攤,是村內特色之一。張志華攝

文化葫蘆與衙前圍村重建關注組合辦「衙前圍村關注遊」導賞團,除昨日外,下月亦將舉辦4場導賞團,每團約10至15人。重建關注組成員郭裕家是理髮師,亦是關注組成員,昨化身導賞員帶領約10名參加者走訪圍村。
村口牌匾是不得不提的歷史景點,郭裕家指相傳石碑是南宋宋帝昺在港落難時,獲村民送贈粥水,故題字「慶有餘」送居民,有「積善之家,必有餘慶」之意,景點還包括有數百年歷史的天后廟、街坊地攤及荒廢學校等。

導賞員郭裕家料遷出令陸續有來。

村口的「慶有餘」牌匾相傳是宋帝昺題字。資料圖片

團友推介朋友參加

郭裕家訴說多年來被逼遷的慘況,「有村屋被當局收咗,但唔復修,結果屋頂倒塌,政府以有危險為由拆屋,你話呢啲係咩保育?」另有兩間村屋原本共用橫樑,但市建局收購其中一幢後將其拆卸,令木造橫樑外露滲水,影響另一村屋結構,質疑是逼遷招數。
首次到訪的黃小姐自認以往對社會問題漠不關心,雨傘運動後開始關注基層問題,加上近年不少舊區被鏟平興建豪宅,遂參與導賞團。她認為當局逼遷手法「陰騭」,希望能做多一點幫助此類小社區;團友陳先生指以往曾聽聞市建局的逼遷手段,但是次親身感受到當局如何走法律罅逼遷村民,會推介朋友參與導賞團,希望喚起更多關注。
郭指他們要求當局重建後興建多間仿古屋讓村民以前舖後居方式復業,但當局只肯讓居民在村屋內復業,但不可居住,村民拒接受遷出。刀匠范先生月中接獲執達吏遷出命令,郭裕家料遷出令陸續有來,「佢唔畀我住,我去市建局門口瞓」。

10多名市民昨參加衙前圍村導賞團,了解村民生活及面對重建的困境。

衙前圍村關注遊資料

日期:6月7日*(周日)、6月17日(周三)、6月21日(周日)及6月28日(周日)
時間:下午3時至5時
地點:新蒲崗衙前圍村
費用:全免
查詢及報名:2780 2283/[email protected]
*已額滿
資料來源:文化葫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