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浸會書院時代畢業嘅老板對浸會大學好關心,在中環街頭碰到,居然問左丁山:「錢大康啱唔啱做浸大校長?」老實講,錢大康教授唔係話要做中大校長,左丁山冇咁留意,但亦唔係當作不知,畢竟左丁山在港一家22人坐埋食飯,除咗一位第一代,兩位第四代唔計,有五位係浸會書院畢業生,五個中大新亞校友,一個中大新亞學生,一個港大博士,為時事辯論起嚟,中大與浸大勢力,在左家相當平等,難分勝負,故此對浸大情況平時都會講到嘅。由讀書時代至到今日中環財經界,認識嘅浸大朋友亦多,譬如樓神趙國雄,新鴻基金融總裁梁永祥,星展銀行高層莊希(Janet Chong),和黃港口集團執行董事錢乃駿,名震話劇界嘅毛俊輝,傳媒界嘅TVB袁志偉,商台陳淑薇,有線趙應春,前南華早報老總劉志權,大記者楊健興及廣告界大佬袁文俊等等,多到恕難盡錄,至於建築工程界,浸會書院年代嘅土木工程系畢業生今日位居高位者亦多,不讓港大專美,只可惜此系俾謝志偉執咗啫。
講到錢大康做浸大校長,梗係有資格啦,左丁山識咗錢教授起碼十五年,知道佢在電腦學術界有成就,管理大學亦有經驗,朱經武做科大校長之時,成日返美國主持研究工作,實際上科大日常校務由其他人管理,錢大康係副校長,出力甚多,後來又轉去港大做副校長,襄助徐立之,其中又做過RGC(研究資助局主席),既有此經驗,去管理浸會大學,點解唔得?誰曰不宜?錢教授並非固執之人,好易同佢溝通,無論從邊方面睇,錢大康都唔會輸蝕俾吳清輝與陳新滋兩位校長,學生話錢大康不熟浸會情況喎,根本唔係問題,一上任進入情況就得啦,馬斐森未來港之前,又點會熟悉港大情況?大學挑選校長,講程序間間大同小異,都係有校董會Search Commitee,有獵頭公司搵人,入選名單由校董組成之聘任委員會面試,最後提名一個候選人,循例做吓諮詢。如果有兩三個候選人見學生、教師,就係選美模式,以前張信剛校長退休後,城大請校長,就搵咗陳家強、陳新滋「競選」,事情曝光後就失控,卒之兩個人都退出唔制,城大之後先至搵咗郭位做校長。有此前科,每間大學選新校長,都係只揀一位見師生,以免夜長夢多,而又未必選到最適合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