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寵物籽:寵愛生命】
結婚十多年,段國樑(Michael)和太太楊翠珊(Kenis)的情趣和話題,都圍繞着眼前逾百隻不同種類的龜。這天是一百隻星龜到診所檢查的日子,兩人大清早便來到香港兩棲及爬蟲協會,為龜提早磅重。破損的外殼,見證着牠們都曾飄洋過海,苟延殘喘地被運送來港,準備非法售賣。過去五年,協會不斷從漁農處、海關和公園水池接收走私和被遺棄的龜,其間作為協會幹事的兩人,首次在港發起領養龜活動之餘,亦撥出自己四百呎居所作龜的療養地。誰說龜無感情,兩夫婦告訴我,龜看見主人時會探頭走近,痛亦會發出聲音……
除段氏夫婦,前來幫忙將星龜放入箱、搬上車、駛至獸醫診所的義工還有兩人。四人親密如戰友,全因連他們在內協會骨幹成員不過寥寥八人。自二○一○年「香港兩棲及爬蟲協會」由原本交流養龜心得和買賣龜隻的網上論壇「龜龜的世界論壇」,轉型為拯救爬蟲及兩棲動物的機構,前朝會員便相繼離開,由他們接棒。
二○○九年底,兩夫婦在家附近的公園水池,發現三隻嘴巴被魚鈎勾着的龜,細看下才驚覺池中接近二十多隻的同伴, 背殼統統破裂不堪。二人憶起家中痛錫的老龜,情急下向論壇求助,負責人幫忙聯絡公園管理層後,二人隨即花近兩個月時間,將池中龜隻分批救出,再帶到獸醫診所求醫。他們將需服藥的龜寄養在家,還按病況分門別類,其餘的放回公園水池。其間,一名大學教授得悉夫婦的拯救工作,竟提議撥出整個天台養龜,Michael大喜,和教授一起研究龜池應如何搭建。翌年,二人毛遂自薦加入論壇,並提出成立拯救和領養部,就此,全港唯一專注照顧兩棲及爬蟲類動物的協會,正式展開。
五百呎協會 為省錢不開冷氣
香港兩棲和爬蟲協會總部設於觀塘區工廈內,五百呎空間月租一萬元,水缸上的燈、暖管和過濾器等長開,水費最高昂,於是為省得就省,義工們都不會開冷氣,就僅以風扇降溫。從事電子行業、主管協會行政事務的Michael,每年為延續來自政府的數萬元資助,四出投信和邀約議員見面游說,同時安排慈善獎券和百萬行等籌款活動。Kenis是一名白領,當初帶着動物求醫,曾因兩棲和爬蟲類動物過份冷門而屢遭獸醫拒絕,亦一直只能借貓狗領養日的角落,放同樣尋家的龜。
奮鬥多年,協會知名度終隨市民對動物權益的關注而提升。獸醫開始告訴他們龜殼遍佈神經線,善信向廟宇內的龜投硬幣祈福,其實會令牠們痛楚難耐。協會亦不斷收到市民舉報,包括看到龜背被煙頭熏黑、龜被繩吊在半空、淡水龜卻被投向大海「放生」,或因慣性地往同伴殼上爬,叠得太高無人理會,結果摔得頭破殼爛。三年前,一名患病老人的孫兒致電協會,表示老人家同意將逾二十隻愛龜轉贈有心人,條件是不能分開牠們。Michael尋得粉嶺一個營地願意接收,負責人還按他的建議修建龜池。八個月後在求助老人的兒孫目送下,龜游入寬闊水池,就如老人家已返回天家一樣舒適。
廉價又細小的巴西龜,是不少家庭玩完便嫌棄的「玩具」,無辜生命被掉入公園水池,卻因池水含菌量過高而全軍覆沒的慘況,夫婦屢見不鮮。在觀塘區上班的Michael,每天總會爭取午飯時間,駕車到各公園水池巡視棄龜情況。「康文署不容許我拾龜,我們資源有限,有資源亦只能分配給生病的,但即使救不到,我亦想知道。」烈日下,Michael和我來到觀塘康寧道公園,眼見數十隻龜層層叠起,藏在池邊假石山下避暑,近乎裂開的皮膚,就是這裏已維持兩星期乾涸的證明。Michael一直向公園職員要求向龜灑水,惟他們以水閘壞掉、注水會滋生蚊蟲等理由拒絕。於是,他預備去信康文署,並找區議員介入幫助。近年,不少屋苑和醫院的負責人亦會致電協會,要求將市民遺棄在水池的龜帶走。Michael早有準備,隨即將小生命送往已承諾願意接收棄龜的農場和學校,「我竟要為大眾的棄龜而預早尋找領養機構,這種有備無患來得多諷刺。」
走私中轉站 非法進口六千隻
上年,漁農處錄得非法進口龜數目達5,774隻,主要是由於內地進口龜的手續繁複,部份陸龜又未能進口,讓龜的炒賣市場熾熱得讓商人視我城為走私中轉站,將龜偷運回內地圖利。訪問後數天,Michael便告訴我協會剛入住了一批紅腿象龜和豹紋陸龜,都是由海關撿獲後直接送來的。待案件告一段落,便會將龜送往獸醫診所注射晶片、檢查身體和發領養呼籲,「沒有協會前,牠們都會被人道毀滅,現在牠們都是有晶片、合法居港的小朋友了。」加入協會至今,夫婦一直堅持探訪有意領養龜的家庭,由小至一個龜缸的基本設備及至一個花園水池的濾水和假山等裝置,均與領養者並肩準備。去年,協會成功為一百二十隻龜尋得新家。
黃昏,早上被送往獸醫診所的星龜已運回協會,Michael正準備為牠們安排一場介紹講座,順道呼籲領養。風扇緩緩在轉,他們體內燃燒的、額頭冒出的,都是為龜在我城地位奮鬥的血和汗。
協會住客
不人道手段 瀕危龜非法輸港
一九九六年,90種亞洲原生龜鱉中有百分之三十七屬於《世界自然保育聯盟瀕危物種紅皮書》的瀕危種類。往後數年,瀕危龜種數目急升,現已經有超過三分之二的亞洲龜類被列入瀕危類別。除因為內地龜食用者增加,本地不少玩家的非法炒賣亦導致大量瀕危龜種走私抵港。上年便有瀕危龜種慘被走私客以黑襪蒙頭或緊纏膠帶限制活動偷運到港,非常不人道。二○一四年,漁農處總計檢獲非法進入本港的龜5,774隻、蛇 6條和蜥蜴206隻,情況令人擔心。
記者:許政
攝影:劉永發
編輯:陳漢榮
美術:孔文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