頹廢場合 - 邁克

頹廢場合 - 邁克

著名影評人兜口兜面批評我不懂得看電影,我自己也深有同感,羞愧之餘,養成一種奇特的食過番尋味習慣,那些被全世界捧為傑作而個人認為不過爾爾的影片,一有機會就坐下來虛心重看,雖然回心轉意的美滿收場大部份時候不會出現,依舊為或然率嚴重偏低的浪子回頭奇蹟努力。最近修成正果的是高安兄弟的《大保齡離奇綁架案》,十多年前紐約初看無心裝載,只為謝夫布列治翻茱莉安摩爾黑膠唱片翻出Eric Anderson的《藍河》嘖嘖稱奇,勢估不到老來重逢,不但覺得滑稽段落比什麼時候都好笑,淡淡的哀傷經過歲月過濾竟然具催淚效應。爛身爛勢的男主角周身印着《知音夢裡行》那個格連威治村潦倒民歌手的影子,彷彿一早預先張揚了他的一事無成,走失一隻貓的趣事和往後的荒唐行徑相比,簡直不足掛齒──企圖將好朋友骨灰撒在曠野,結果被逆方向強風吹到一頭一面,怎麼以前一點也看不出辛酸呢?
連衛斯理也一竅不通的科幻盲,對這需要幻想力總動員的類型向來怕怕,硬着頭皮以陪太子讀書的惡劣態度看《誤墮塵網的人》,當然完全沒有得着。每逢想起當日「太子」散場後的眉飛色舞口沫橫飛,我就痛悔莫及,紀念第X周年的特別版光碟乖乖買了回家,可是迄今未曾拆封。這次大衛寶兒展巡迴來到巴黎立定心腸一定要看,多少是因為內疚而笨手笨腳作出補償吧,誰不知進到場館聽見打頭陣的《Space Oddity》,我便精神一振:許多年前在台北新舞台看崑劇遇到林懷民老師,他沒好氣說了句「凡是頹廢的場合都不會沒有你」,啊哈,果然沒說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