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人行前副行長吳曉靈出席一論壇時表示,內地銀行治理架構、經營機制不健全,以及服務意識欠缺,使內地貸款配置效率低,更直指現時人行加大信貸投放是飲鴆止渴行為,人行應思考如何有效引導資金支持實體經濟。
須提升金融配置效率
據《騰訊財經》報道,吳曉靈在論壇上提到,銀行總不能要求人行放水,反而要提升金融配置效率。她認為目前金融業槓桿率過高,加大銀行信貸投放是飲鴆止渴的不智行為。
吳曉靈續稱,民間非法集資規模動輒過百億元,反映中國並不缺錢,指「缺的是如何把錢引導向實體經濟」。她又表示,直接融資效率低是阻礙投資者與融資方的連接渠道。有分析認為,其意見正好反映現時中央着力拓展股票市場的動機。
有「中國大淡友」之稱的對沖基金經理Jim Chanos,亦認為內地金融業槓桿率過高。他日前接受美國電視節目《Wall Street Week》訪問時表示,以中國目前的債務情況,在3年至4年後將會成為另一個希臘。
大淡友憂變希臘翻版
Chanos指中國銀行體系是膨脹了(bloated)的體系,目前正不斷增加槓桿操作至3倍水平,未來將會朝向4倍,預計5年內其債務佔國民生產總值(GDP)比重將會倍增。他說︰「我跟我朋友說笑,3至4年後中國將會成為希臘般債務繁重。」
另外,人行副行長易綱出席另一個論壇時表示,沒必要通過人民幣貶值來應對經濟下滑,因目前貿易順差仍然較大,又指人行不會為納入特別提款權(SDR)中其中一個組成貨幣,而故意壓低市場利率,因行政措施最終都會在歷史數據上反映,稱「自自然然就好」。
易綱又指,人行「大風大浪都已經見過」,資本流入流出不算是甚麼,不需要過度解讀;首季度資本流動屬正常狀態,居民、企業及金融機構都隨時調整自身資產負債表,現時美元「強勢回歸」,市場更願意持有美元資產,使資金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