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代 醫生系列】
【本報訊】本港約有7,000名紅斑狼瘡症病人,當中超過半數會患紅斑狼瘡腎炎,增加出現腎衰竭風險。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內科學系臨床助理教授葉逸軒表示,不少腎病成因未明,紅斑狼瘡腎炎是最難處理的腎病之一;他選擇重點研究涉及免疫系統問題的腎病,希望可以解開腎病的神秘面紗,及為病人找出更有效的治療藥物。
記者:陳沛冰
葉逸軒表示,1997至98年入讀大學時,不少同學選讀當時發展非常蓬勃的資訊科技課程;但他較喜歡面對人,而醫療永遠有發展空間,故選擇讀醫科。2003年醫科畢業時本港經濟受沙士影響,醫院管理局為削減資源而減少醫生培訓職位,令他一度感到徬徨。部份同學到私營市場執業,他堅持留在公立醫院,「唔需要諗點營運個診所,淨係諗病人;如果要藥,寫低,第二日就有,簡單直接」。
紅斑狼瘡腎炎難處理
後來他加入瑪麗醫院,他坦言自己「隻手未必咁叻」,但喜歡讀書及思考,故選擇內科。接受內科培訓時發現不少腎病成因未明,「我哋成日話個腎係旁觀受害者,俾人攻擊」;加上免疫系統是互動性高又奇妙的身體組織,「要識別外來細菌或者病毒攻擊,或者會失調自己打自己」,令他對涉及免疫系統問題的腎病產生興趣。2012年轉投港大醫學院,希望醫人同時培育更多醫生,及有更多機會做研究。
葉逸軒表示,紅斑狼瘡病人因細胞因子失調及自身抗體攻擊腎臟等,可併發紅斑狼瘡腎炎。患者接受治療後,5年內仍有30%可能復發,大大增加出現腎衰竭的風險。紅斑狼瘡腎炎常見於較年輕病人,對病人本身及醫療體系統造成很大負擔。
葉表示,紅斑狼瘡腎炎是最難處理的腎病之一,現時有效治療的藥物並不多,而且部份藥物有副作用。為了找尋更多有效藥物,他參與基礎實驗研究,了解該病復發的成因及如何加強偵察患者復發時間。他也研究原本用於換腎後服用的抗排斥藥,希望利用這類藥物壓抑免疫系統的作用,來治療紅斑狼瘡腎炎。
本港約有8,000名末期腎衰竭病人,當中約43%接受洗肚(腹膜透析),平均要輪候7至10年才能換腎。葉逸軒也重點研究洗肚出現的感染及腎病病人感染病毒性肝炎問題。他表示,去年曾到德國深造有關免疫系統疾病研究,德國人對研究結果會反覆驗證,並不急於發表研究結果,其嚴謹態度令他獲益良多。
葉逸軒醫生小檔案
年齡︰35歲
就讀中學︰聖若瑟書院
資歷︰
‧2003年香港大學醫學院內外全科畢業
‧2007年英國皇家內科醫學院院士
‧2010年香港醫學專科學院院士(內科)
‧2010年香港內科醫學院院士(腎病科)
‧2014年香港大學醫學博士
現職︰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
內科學系臨床助理教授
專長︰
‧ 處理與免疫系統相關的腎小球炎,如紅斑狼瘡腎炎
‧腎病病人病毒性肝炎感染
‧腹膜透析病人的感染問題
興趣︰
研究歷史、古典文學及足球
資料來源:葉逸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