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導航:炒細價股 逃生有法持盈保泰 三大概念選潛力股

投資導航:炒細價股 逃生有法
持盈保泰 三大概念選潛力股

港股大時代,一眾細價股在罕有成交量配合下瘋狂炒高,觸目驚心的單日暴升再下挫局面幾乎每日上演,即使「散水」之聲不斷傳出,但每日仍有不同的細價股挾高成交,躋身升幅榜,心血少散戶要參與這個高風險遊戲,宜從三大概念揀選優質股入手,切忌盲炒,再穩守專家提供的「逃生」建議。

【專家三招細價股「逃生術」】

散戶要參與炒細價股,宜先準備「逃生路線」。

細價股近期喪炒,一日升幾成,幾日升幾倍,散戶很難不動心,如果要落注,如何下注才不會成為魚糧?獨立股評人陳永陸及香港投資者學會創辦人及主席譚紹興,歸納出三大守則,希望減低散戶玩細價股的風險。

第一招:定好止賺止蝕

陳永陸表示,若股價已累積一定升幅,千萬勿高追,剛開始升的話,若股價跌20%就要止蝕,股價升30%亦需止賺,「最好分段走,如果已賺番成本,先行減磅」。譚紹興則認為,單日跌三成,止蝕!單日升三成,止賺!

第二招:控制入市注碼

陳永陸認為,要留意股份成交量,避開乾升的股份,並控制注碼,以及自己的貪念。譚紹與亦指要選成交多的股份,而注碼應控制在成交量的1%水平,即若成交量為100萬股,注碼不可高於1萬股。

第三招:清楚公司業務

譚紹興指出,散戶忌只知道「冧巴」就作投資決定,應至少知道公司業務是甚麼,了解股價上升背後的故事後才入市。陳永陸則認為,投資者要清楚股份熱炒的理據,例如是否賣殼等。但是「最好都係少碰為妙!」

米蘭站 頻洽售易主味濃

【賣盤概念】
炒細價股有不同主題,殼股有價,股權集中股份便喪炒賣殼概念,但炒賣殼須從主要股東股動向着眼,發掘真正有賣盤潛力的殼股,如米蘭站(1150)、新灃(1223)主要股東退意明顯,賣殼成事機會大增;相反,個別股權集中股份如百靈達(2326)、中國網絡(383)公佈調整股本結構後大升,此類股份炒賣、投機味道甚濃,而且股價波動性高,投資者高位追貨提防接火棒。
米蘭站賣殼並非新鮮事,主席姚君達持有公司4.96億股(73.58%),去年11月向潛在買家洽賣盤,最終告吹,今年3月與另一潛在買家簽定諒解備忘錄,出售最少60%股份,惟一再告吹收場。上周,公司再發公告指,大股東再與第三者洽售15%權益,公司上周復牌後隨即炒上。自4月中0.7元起步點計,股份累積升幅逾2倍。另一殼股新灃第二大股東裕元集團(551)本月8日委任代理以最低0.6元作價配售全部7.28億股,在配售限期前共錄得多宗大手成交,易主味道甚濃。

米蘭站大股東上周再與第三者洽售15%股份權益。 資料圖片

百靈達屬炒作居多

另外兩隻股權集中股份百靈達及中國網絡,前者大股東張氏家族持有71.17%,月中公佈1拆10,上周由4元之下起步,周四高見15.7元,一度升近三倍,但單日一度急插至6.85元。中國網絡主席莊舜而有3.91億股(73.75%),公司上周三公佈1拆20,每手買賣單位由4,000股改為1萬股,月中由4元起步,上周三高見10元,升幅逾倍。不過,這類股份賣盤機會較低,投機炒作居多。

科通芯城 電商平台增長勁

【互聯網+】
「互聯網+」為當今市場最火熱的概念,相關股近日紛紛炒到飛天,投資者宜嚴選具盈利支持的股份下注,以免水退時才發現自己沒穿內褲!
第一隻可留意科通芯城(400),主營半導體產品電商平台,今年首季純利按年增長64.9%至7,700萬元人民幣,總商品交易量增長63%,線上交易客戶按年急增92%,顯然處於高增長階段。旗下高科技創業平台「硬蛋平台」粉絲數量按季飆升一倍至200萬人,日後隨時可分拆上市。
業績後,建銀將目標價由6.69元大幅上調至15.6元,可吼12元附近買入,跌穿10.5元止蝕。

科通芯城主營半導體產品電商平台。 資料圖片

方正控股市盈率誇張

第二隻是萬人迷碧咸做代言人的神州租車(699),同業擁有上佳的盈利支持。首季收入增長31%,純利爆升80%至1.8億元人民幣,毛利率更急增8個百分點至49%。截至3月31日止,總車隊規模72,994輛,較去年底增加15%。集團於中國各省70個主要城市,擁有723個直營服務網點,規模全國最大,市佔率較第二至第十名的對手加埋更多,實力不俗。建議於19元買入,目標23元,跌穿17.5元止蝕。
近期借概念炒上的細價科網股,如方正控股(418)及首都信息(1075)則要留神。前者去年純利只有638萬元,按年大倒退93%,現價市盈率222倍,相當誇張。後者去年盈利亦跌15%,市盈率38倍,高追隨時中地雷。

金邦達 獲內地股民追捧

【港A股】
在今次港股大升浪中,內地財經討論網成為內地股民「盲公竹」,當紅的網站「格隆匯」更成功掀起一輪「港A股」(符合內地股民口味的A股)尋寶潮,並自制港A股100指數。
在相關指數中,有不少成份股均為細價股,當中不乏有條件但未爆升選擇,如有業績支持的金邦達寶嘉(3315),及業務獨特的泰坦能源技術(2188)。
截至上周四止,金邦達市值約54億元,集團主要在內地從事產銷磁條卡及智能卡業務,截至去年底止全年純利有2.13億元人民幣,按年增加52%,業務表現理想。但更值得注意是,雖然被點名成為「港A股」,但大時代下累積升幅只有不足17%,目前市盈率(PE)不足20倍,有條件追落後。

金邦達在內地從事產銷智能卡業務。 公司網頁

華夏醫療回吐壓力大

另外,從事自行製造電力直流產品的泰坦能源,市場上幾乎沒有可比擬業務的股份,雖然去年業績仍見紅,但「大時代」至今只有半成升幅,市值又低至不足12億元,爆升潛力遠高於下挫。
至於同樣上榜「港A股」並大獲資金追捧的華夏醫療(8143),大時代以來一度大幅爆升超過兩倍,惟截至上周四止三個交易日已見超過一成回吐,PE高逾110倍。
更甚是,集團截至去年底止9個月仍錄近5億元人民幣虧損,倘細價股炒作氣氛突變,華夏醫療股價回吐壓力恐大,現水平高追風險高宜提防。

六成仙股晉身毫子股

【買少見少】
港股步入「大時代」後表現越見A股化,內地創業板的瘋狂漸在本地細價股中體現,今季倍升股多達246隻,佔整體股份13.4%,意味每百隻股份,已有超過13隻在個半月內升逾倍。而短短兩個月已有60%仙股消化,截至上周四止仙股由39隻大減至15隻;同時,過去兩個月亦有23%毫子股「升呢」至以元計,由720隻減至551隻,瘋狂程度可見。

今季升兩倍股份達40隻

綜合彭博截至上周四數據,今季的「兩倍股」也有40隻,最誇張的細股可數大量資金熱炒的百靈達國際(2326),累計已勁飆33倍,今年更升近40倍,由毫子股升至逾10元,市值近250億元,過去20日平均每日都有1.1億元資金捧場,情況誇張。另外由毫子股升天的亦有瀛晟娛樂(209),今年勁飆近6.9倍,市值大升至55億元,過去10日日均成交額逾億元,較過去半年日均成交大增5倍。
市場亦一直熱衷於尋找5億市值潛在殼股,令細市值股份持續熱炒,目前港股市場5億市值以下股份只餘下275隻,相較兩個月前的440隻,大減近四成,潛在殼股亦同樣買少見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