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久聞樓梯響的中港兩地基金互認終於出台!初始額度為資金進出各3,000億元人民幣,意味兩地股市不久將來各有潛在最多3,000億新血入場買貨,勢成後市炒起中港股市的催化劑之一。恒指昨日隨A股大升469點(1.7%)後,截至昨晚9點半,夜期再升約242點,報28224點,反映市場樂觀情緒。
記者:李嘉麟 高明輝
證監會及中證監昨聯合公佈,雙方已簽署《關於內地與香港基金互認安排的監管合作備忘錄》,允許合資格的內地與香港基金,透過簡化程序在對方市場銷售。計劃將於今年7月1日實施,初始額度為資金進出各3,000億元人民幣。《備忘錄》亦就跨境基金銷售建立訊息互換、定期溝通及監管合作的框架。換言之新政策實施後內地基金將能在港銷售,而香港基金亦能在內地銷售。
約100隻香港基金符合標準
證監會主席唐家成稱,這安排是內地基金市場向離岸基金開放的重大突破,亦為內地與香港的資產管理業開闢新領域,更重要的是,這項舉措將為中國證監會與證監會攜手建立基金監管標準奠定基礎,有助促進亞洲資產管理業的融合與發展。
證監會行政總裁歐達禮補充,參與今次安排之基金,須最少成立一年、資產規模最少兩億元人民幣。首階段額度進出各3,000億元人民幣,今年7月1日起接受申請。目前,本港合資格基金規模約3,000億,而內地合資格基金規模則有兩萬億,共逾800隻基金,有關基金須競爭爭取初步配額。中證監新聞發言人鄧舸指出,兩地互認標準是一致,目前符合上述標準的香港基金有100隻左右,而內地基金有850隻左右。
證監會投資產品部執行董事梁鳳儀指,目前難以預計兩地額度使用規模,但相信額度不會在短期內用盡。她認為3,000億不算小數目,相信足夠兩地基金業界需求,若然銷售情況理想,額度即將用盡,本港會與內地部門商討,或考慮增加額度,期望首隻互認基金可於第三季推出。
李小加:內地市場開放里程碑
對於新安排,政經界均認為有利港股後市表現。港交所(388)行政總裁李小加認為,今次安排是內地資本市場開放史上的又一重要里程碑,更相信這一安排將鼓勵更多基金公司在香港註冊發行基金產品。金管局總裁陳德霖稱:「這是繼滬港股市互聯互通之後,內地資本賬開放的另外一個里程碑。此舉能促進香港發展成為亞洲全方位的資產管理中心,在市場基建和監管合作方面,加深香港與內地之間的金融聯繫。」
特首梁振英相信,新安排除了便利跨境投資,更提供優良的平台促進內地基金業升級,亦進一步發揮香港作為國家和世界各地之間的聯繫人作用。
基金界認為新措施對兩地基金業發展正面。惠理集團行政總裁謝偉明指,基金互認奠定香港資產管理中心的地位,中國投資者投資海外的需求一直被壓抑,互認令中國資本有機會投資國際市場,令香港基金業更蓬勃,吸引基金在港出售產品。
東驥資產管理董事總經理龐寶林稱,有關安排對意味基金將有更多新資金投入股市。內地旨在力谷經濟及股市,料港基金北上初期,或只限於中國及香港股票基金,海外股票基金未必在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