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獲8買家洽購南商套現或購東盟資產 派特別息無望

中銀獲8買家洽購南商
套現或購東盟資產 派特別息無望

【本報訊】中銀香港(2388)放售旗下南洋商業銀行程序已進入直路,消息透露,中銀迄今共收到至少8份競投南商的標書,非銀行金融機構佔相當部份。由於是次出售屬於國有銀行附屬公司資產,故按法規要先獲財政部批准,加上需時篩選潛在買家,故交易要到最終「拍板揭盅」,仍需一段時間,目前買家誰屬未有定案。
記者:劉美儀

證券界原先憧憬,中銀若成功放售南商,或會派發特別股息。但日前中行系聯合公佈,披露中銀將研究向母公司中行購入東盟資產後,派特別股息即時夢碎。
有分析員透露,昨日在中銀舉行的證券界電話會議中,中銀公司秘書陳振英被問及會否派特別股息時,只表示派特別股息對投資者而言屬短線回報,雖屬回饋股東的其中一個方法,但「股東回報應着重長線回報」,拓展東盟業務才是對股東帶來長線回報的舉措,其回應似暗示因出售南商而派發特別股息機會極微。

股價升8%創新高

市場憧憬放售南商進入成熟階段,及中銀向母公司中行(3988)購入東盟資產,躋身「一帶一路」概念股帶挈,中銀昨收報33.15元,升8.16%,創2002年7月上市以來新高,中銀昨最高曾見33.7元。同樣受港銀併購刺激影響的大新銀行(2356),亦升至2004年6月分拆上市以來新高,收市升3.01%至19.14元。中銀於上月中截止收取買家競投南商的標書,據悉目前收到至少8份建議,非銀行金融機構佔相當部份,但目前距拍板仍需時。

交易須財政部批准

因中行為國有銀行,出售附屬公司南商資產,需向財政部「畫押」,承諾不賤賣國家資產,才可啟動公開放售程序。
巴克萊估計,放售南商所得資金應會用於購入東南亞業務擴展上,「派發特別股息的可能性很低」。金英證券(香港)亞太區銀行及金融研究首席分析師陳昔典亦說,該行提高派息率或派發特別股息,「空間極有限」。
市場估計放售南商涉資達400億元(50億美元),花旗預測中銀或錄得一次性180億至240億元收益。《彭博》早前曾引述消息謂,中國信達(1359)、國壽(2628)及北京銀行等,均有興趣競購南商,市傳中國太平(966)亦有興趣,惟上述意向買家是否正式入標,無從證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