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德國一位學者推出名為《Charming Bowels》新書,大讚踎厠比坐厠更容易排便,可減少便秘同痔瘡。但踎得耐會腳痺,或者膝關節退化人士跟本踎唔到,本港醫生及營養師教路,只要在馬桶前放張凳仔,坐馬桶時腳踏凳上身體向前傾45度,就容易便便;平日飲食要生果、水和油三者缺一不可,因油份可為腸道提供潤滑作用。
記者:陳凱迎
坐在馬桶上久久未能排便,困惱不少人。德國年輕微生物學家Giulia Enders的《Charming Bowels》作品近期大熱,成當地輰銷書,可見要解決「便便」一事何等重要。她在書中指蹲下來大便比坐馬桶更加暢通,原因是人的腸道本身彎彎曲曲,坐在馬桶上,腸道末端就會擠疊,要花更多時間或更大氣力,才能把大便排出,亦因而增加罹患痔瘡的風險。相反,蹲下時腸道末端沒有擠疊,通道變得暢順,大便更易排出體外。
但踎得耐難免腳痺,本港的腸胃肝臟科專科醫生陳安安教路,其實在馬桶前擺放矮凳仔,坐下時腳踏在凳上,身體向前傾45度,同樣可以令腸道末端暢通無阻,「咁坐就可以拉直個angle(角度),易啲痾出大便」。但她提醒便秘與否不只關乎排便姿勢,醫生們一般會要求便秘病人,多做運動、改善飲食,並要學習大便時如何運氣,才能令這件「大事」辦得更順利。
陳安安指出,飲食不均衡是港人便秘的常見原因,多吃蔬菜和水果可減少便秘,但有部分素食人士滴油不沾,結果反而導致排便困難,「唔可以話完全唔攝取油份,只係唔好咁多」。
尚營坊高級營養師黃凱詩指出,要預防便秘,生果、水和油三者缺一不可,其中油份可為腸道提供潤滑作用,正餐可以落1至2茶匙煮食油,「如果真係好唔想用油,可以用果仁代替,因為果仁都含有高質素嘅脂肪,每餐可以食大概20粒」。有關均衡飲食的資訊,可瀏覽衞生署網頁:
http://bit.ly/1IRdEw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