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市場本周盛傳兩地證監會將落實中港兩地基金互認,由於內地基金表現遠勝本港基金,市場估計南水認購內地基金的吸引力,大於北水買香港股票基金。滬綜指周內累升8.1%,對比恒指僅升0.6%,反映A股更能受惠。
比港股更受惠
滬綜指本周四連捷,昨再升128點(2.83%),收報4657點,創七年高位,兩市成交接近兩萬億元人民幣,創歷史新高。其中,金融類股份表現凌厲,平均升幅3.2%,淨流入資金385億元人民幣。分析指,推動大市上升原因包括5月份首批新股申購資金開始解凍,為大市增添資金動力、基金入市熱情高漲、發改委5月18日以來共批復逾4,500億元人民幣基建項目利好主板藍籌股,及總理李克強遠赴巴西大力推動國際裝備製造業合作,利好鐵路基建等一帶一路股份表現。
基金業界人士解釋,內地A股基金表現跑贏港股,深圳指數基金升幅達六成甚至逾倍,對比本港股票基金回報主要介乎三至四成,再比較內地債券基金表現,利息回報亦遠勝本港及海外同類基金,都是吸引南水北流的催化劑,情況或類似滬港通推出初期,主調是南水北流。再者,內地投資者早已來港買香港的認可股票基金,要買的已買了;相反本港投資者到內地投資限制多,故令有意買內地基金的散戶卻步。
■記者李嘉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