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心消費灣仔超市變環保教室

良心消費
灣仔超市變環保教室

上集蘋果動新聞記者Rico,與Green Monday創辦人楊大偉(David)一起到米蘭參觀世博,並抽空到潮人超市EATALY購物。David 於店內十分興奮,直言:「這是一間食物版的Apple Store!」David表示自己深受EATALY及美國超市Whole Food Market的影響,於是把這概念帶回香港,於灣仔開設素食概念超市Green Common,同樣會列明食物來源、營養標籤,更大打綠色環保概念牌。

記者:鄧玉燕 攝影:李錦鏵

何謂概念超市,店裡除了提供有機食材外,更放有書籍及教學角落,David形容,這裡其實是環保教室,定期舉辦免費營養講座,大家可以來學習如何解讀食物標籤、參與素食烹飪班;就算不光顧,都可自備水樽免費添水;他推介店內一本加拿大記者Naomi Klein的著作《This Changes Everything》,探討的是綠色經濟,如何在地球暖化之下可持續發展。

店舖面積僅約一千呎,裝備簡約,牆上裝飾有不少名人金句,呼籲人克制欲望,減少耗用地球資源。例如聖雄甘地的一句,“The Earth provides enough to satisfy every man's needs,but not every man's greed.” (大地所產足以滿足所有人的需求,卻不足以滿足所有人的欲求。)作為商人,豈不是倒自己米?他指出,人要消費,企業要賺錢,合情合理;可是過去消費模式變質,企業唯一的目的是利益最大化,才導致地球環境被破壞。故他選擇以社企模式營運,自負盈虧的同時,亦盡可能負上最大社會責任。

環保消費主張Shop Local Eat Local,但要在香港賣百分百本地生產食材,難度相當高,加上灣仔舖租貴,所以產品售價亦偏高,例如一盒本地有機車厘茄,售約80港元,比快樂家庭網店貴逾一倍,未必人人都能負擔。但 David表示,投資於健康是無價的,他主推一站式素食站概念,不只引入本地社企如新生會、「CookEasy煮餸易」的食品,更親自與營養師到外國,採購回來不少有機素食食材,例如Bill Gates有份投資的植物肉「Beyond Meat」,提煉豆類的植物蛋白而成,賣點十足。

他相信,良心消費者開始冒起,很多人購買食物時,不只看價錢牌,更會關心食物來源、營養標籤、甚至是企業社會責任。「其實你每一次消費,都是投緊票,是否支持良心企業、公平貿易。」但要令素食變成尋常事,不只要教育大家食素的好處,價錢絕對是消費者考慮因素之一,如果價錢更大眾化,才會吸引更多人投入素食行列。